第A5版:创业

荷叶喂猪,猪粪养莲

李继忠创出循环农业一片天

  •   每天凌晨5点,天空刚露出点鱼肚白,在永康前仓镇荆州村的大片莲田里,早起的村民总能看到李继忠忙碌的身影。
      李继忠是永康市首个引种鲜食莲子的人,他贩过毛芋,种过百合、香睡莲、红树莓等稀缺植物,现在认准了种莲子。他创办的舜莲农庄种有30多亩莲子,去年亩收入达1.4万元左右,创利20多万元,在当地已小有名气。问起他种莲子的秘诀,李继忠笑着说这得益于循环农业。他告诉笔者,他的农庄不但种了30多亩莲子、20多亩毛芋、十几种猪草,还养了200头猪和20箱蜜蜂,猪粪经过发酵后成有机肥,用到莲田里,再通过蜜蜂传授花粉,提高莲子产量,荷叶又可用来喂猪,环环相扣。加上上游水库的清洁水灌溉,他的农庄出产的莲子味道比人家的好,产量也比一般人要高。
    弃商从农健身致富两不误
      十多年前,李继忠子承父业,成了毛芋贩销队伍中的一员,收购时节夫妇俩起早贪黑赶工,钱虽赚了不少,但俩口子身体日渐消瘦,妻子三天两头生病,要吃药打针,女儿无人照顾。看着日渐消瘦的妻子,李继忠最终选择弃商从农,改行养猪。
      4年前,村里组织村民集体到金华农博会参观,李继忠再次嗅到商机,从金华农科院引进鲜食莲子。当时,他的这一举动曾一度被朋友调侃:“莲子每个1元无人买,种这个没前途。”
      经过2年的实践,种植莲蓬创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夫妻俩不仅身体好了,心情也舒畅了。
    莲蓬两元一个不愁卖
      9月的早晨,连片翠绿的莲塘深处,高瘦个子的李继忠正穿着橡胶连体裤,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穿梭在莲塘里采莲蓬。“养猪、种莲、养蜂,发展生态环循农业,依托虎距峡旅游,办生态农庄。”说起自创的养殖模式,不惑之年的李继忠乐开了。
      现在,每天早晨忙完采莲工作,李继忠就抱着一捆荷叶直奔附近的猪舍,一边看着大猪小猪美美地吃荷叶,一边观察每只猪的精神状况。“喂猪是件很享受的事,精神状态好的猪手脚敏捷,抢食快,有时爱打闹!”“养殖场边的荷叶颜色嫩、花朵多,比其它田产量高,这与猪排放的小部分排泄物直接渗进莲田有关。”李舜忠表示,现在每天采摘下的几千个莲蓬不出农庄就被游客和当地市民抢购一空, 每个莲蓬一口价两元。
    每头猪可减少养殖成本200元
      10年前,李继忠就开始养猪,有一次,30多只猪相继死亡,解剖后发现,小猪死于一种传染病。从那以后,李继忠决定自繁自养,还相继引进十几种猪草,增加猪食营养,平时除了添加米糠、玉米糊等饲料,一些采摘过早或过晚而造成浪费的莲子、叶子,也能成了猪的美味佳肴。
      2010年,不安分的李继忠又开始寻思新的创富路,经常光顾金华农科院的他,再次选择了引进名特优新品种,繁殖“金华两头乌”母猪。
      “去年4月份开始养的5只‘两头乌’,今年生了50多只猪仔,以此类推,明年数量将增加10倍,为了保证猪肉品质,不打算扩大养殖数量。”李继忠坦诚地表示,高产的养猪业虽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无添加剂的传统猪饲料若无法满足,就不能保证品质和质量,他要等以后条件具备了,再扩大种草面积和养殖数量。
      对于目前探索出的种养模式,李继忠自豪地说,荷叶可以喂猪,猪粪可当有机肥,蜜蜂还能帮忙授粉,莲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猪吃了不易生病,猪肉质量也好,极大地提高了效益。他估计,每头猪的养殖成本可减少200元。
    走原生态之路,发展精品农业
    “发展农业,要走绿色环保原生态之路。不管是种莲还是养猪,原生态的食品不愁销路。”李继忠介绍说,他从去年开始采用传统方法加工的干莲,在市场上反响很好。
      笔者在加工坊里看到,一对盲眼夫妇正聚精会神地给莲子去皮,“每天能赚70元,这几天生意忙,我俩一起上班。”盲眼的妇女说,李继忠是个好人,多亏他的照顾,才能有这样的收入。“改行搞农业后,能带动村民们致富,也是我的一大心愿!”李继忠说,希望通过理想的养殖摸式,走品精线路,带领村民致富路,并结合村庄的地理优势,依托风景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村庄,发展观光型休闲农庄。
    秦艳华
    李继忠正在荷塘里采摘莲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