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应建勇 金波 本报记者 金茹
本报讯 10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会上强调,全省上下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增加水利投入,大力构建节水型社会,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兴水利、除水害,保发展、惠民生,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在会上讲话。省领导乔传秀、陈敏尔、王辉忠、李强、黄坤明、茅临生、林恺俊、王永明、陈德荣等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出席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主持会议。
赵洪祝强调,发展水利事业,要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依法治水,建管并重;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要加快构建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高效的安全保障供水体系、功能达标的生态健康河湖体系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力争到2015年,水利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现代化的防汛防台抗旱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现代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成。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发挥各项政策措施效用;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营造良好氛围,形成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夏宝龙在讲话中指出,我省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更大突破,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离不开水资源的保障,离不开水环境的承载,离不开人水和谐的发展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着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把除水害、兴水利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进一步增强水忧患、水危机和水安全意识,全面推进我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要突出抓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供水综合保障能力;突出抓好生态水利建设,全面提升水环境承载能力;突出抓好水利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提升水利改革发展的保障能力,全力开创浙江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省水利厅、杭州市、舟山市、嘉善县负责人在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