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消费

警惕!地沟油回流餐桌

  •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这是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地沟油到底是如何流回餐桌的?
    地沟油这样流向餐桌
      今年3月,我省宁海县警方在“大走访”中接到群众举报,发现当地有人利用餐厨垃圾等炼制地沟油。3月28日至30日,宁海警方采取行动,先后抓获专门收购、粗炼地沟油的黄长水等6名犯罪嫌疑人。
      黄长水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他原来是收废机油的,后来改做地沟油生意。“把从餐厨垃圾、下水道收集来的东西,做些简单过滤和烧炼,就成了地沟油,样子很脏,味很臭。”
      在宁海县桃源街道隔水洋村的一处小树林里,用来粗炼地沟油的一口大缸还立在那里。“之前有一伙人经常偷偷摸摸地在这里烧炼地沟油,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烧完的渣滓里面,像肉骨头、鱼虾、蟹壳,啥都有。”正在旁边种地的村民杨根木对记者说。
      经过简单烧炼的地沟油,被黄长水卖到了山东济南的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黄长水透露的一个情况引起了警方的关注,格林公司的采购员在采购时要测酸价,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只有生产食用油才需要测酸价。
      根据黄长水交代的线索,今年4月至7月,警方对格林公司展开调查。7月4日,公安部统一指挥山东、浙江等地警方协同作战,成功捣毁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这家用地沟油炼制食用油的“黑工厂”,查获非法生产线2条。
      由地沟油炼制成的食用油,又流向了哪里?根据格林公司成品油的流向,郑州宏大粮油商行进入警方视野。7月14日,公安部指挥浙江、河南等地警方抓获了该商行负责人袁一等17名犯罪嫌疑人。
      据袁一交代,为了牟取暴利,他把这些来路不正、自己不敢食用的油,批发给郑州郊县的一些粮油店,或者经灌装零售给周边的宾馆、饭店、工地食堂、夜排档、油条摊等。
    地沟油到底有多毒?
      据相关专家介绍,地沟油主要有三个来源:厨房老油、下水道的泔水油和屠宰场动物油。使用过的厨房老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
      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并有肝、心和肾肿大以及脂肪肝等病变。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袁一曾向记者表示,家里炒菜从来不用这种油。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浙江公安机关送检的油样出具的检测结论显示,格林公司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含有多环芳烃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高致癌性。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地沟油的春天在哪里?
      在科研工作者看来,治理地沟油的难点在于,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油。而在地沟油的炼制过程中,生产者会根据《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火碱之类的东西,消除地沟油的酸价,把不合格的指标掩盖住。
      业内专家也指出,目前在对地沟油的监管方面存在漏洞,让地沟油很容易蒙混过关。以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为例,按照国标,食用油检验通常都是检验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而如果仅检验这9项,地沟油也可能合格。比如,日前在我省宁海查获的大量地沟油,按照现行的国标检验,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
      据了解,地沟油检验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科学可行的地沟油检验方法。近期,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卫生部正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
      除了提高检测技术和监管力度外,要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另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把地沟油变害为利。“废物回收,综合利用。把本来可能回到餐桌上的地沟油全部工业化利用,做成日化产品,比如洗手液、纺织助剂、塑料助剂等。”把地沟油变废为宝的诸暨兴绿油脂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建国说,随着金属改塑料越来越多,汽车增量越来越大,助剂市场每年以16%-17%的速度增长,用地沟油做工业助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地沟油加工成的主要产品是油酸和脂肪酸,兴绿公司自去年8月份投产以来,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订单一大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沟油的数量不够多。杨建国说,对地沟油进行深加工,不仅有社会效益,也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今年1至8月,公司产值有1800万元,净利润有10%以上。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企业以大小酒楼饭店每天产生的大量食用油废料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经济社会效益也相当不错。 本报综合报道
    链接:
    地沟油的鉴别方法
      看颜色。合格的油呈透明状,而地沟油有多种化学成分,会混浊和不透明,瓶底可能还有沉淀。消费者也可以把油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几个小时后,就可以观察油瓶底部是否有沉淀物。
      闻气味。合格的油有油脂本身的香味,比如花生油就会有花生的香味,橄榄油就会有橄榄的清香。地沟油就没有油脂本身应该有的香味,细细闻,可以闻到一点酸味,有一种怪怪的化学成分的气味。
      尝味道。买回油后,用筷子沾一滴油到手掌心,轻轻搓,再用舌尖舔一点掌心的油,正常的油尝起来没有异味,但是地沟油尝起来会酸,也有苦的味道。
    延伸阅读:
    发达国家如何严防地沟油上餐桌
    美国:乱用乱卖得关门
      在美国,餐馆和家庭厨房的洗碗槽下方都装有厨房废物粉碎机。人们需要对厨房废物进行初次筛选,将菜叶之类不太油腻的食物,通过这个机器直接打碎后从下水道排出;那些油分含量高的食物则不能放入粉碎机,而是需要专门收集起来,倒入专用垃圾桶里,等待专门的公司前来回收。
      这些桶里的废油将统一由美国食用废油回收公司进行回收。这些公司必须取得卫生和环保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并拥有专业的运输、回收及加工设备。公司会定期从餐馆和居民区回收废油。餐馆如果私自将废油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一经发现,将被停业。
    英国:专设废油垃圾桶
      英国大部分住宅集中区,都设有一个蓝色的大型废油收集桶。附近小区的居民可以将自家使用过的废油用玻璃瓶收集起来,统一倒在桶里。桶内可存放1000升油。在油桶上方,安装有一个过滤网,方便居民过滤食物残渣。
      目前英国对于餐饮行业废油的处理办法为:将废油倒入政府免费发放的容器中,再由政府认可的公司负责收集,最终将这些油加工成可利用的生物柴油等产品。无论数量多少,都不允许将餐厨废油、油脂和脂肪倒入水槽,否则将被处以高额罚款。
    德国:每桶泔水都有“身份证”
      德国的每一桶泔水都有张“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很快就能查明。德国餐馆必须与政府签订泔水回收合同,合同详细规定了泔水由哪家企业回收、何时回收、回收后由谁加工等。
      同时,开餐馆前,必须购置油水分离的设备。油水分离设备被放置在一个专门的房间里,每天餐厅里的泔水通过管道进入泔水处理设备,经过沉淀、分离等6道程序,地沟油就分离出来了。这个处理设备是按照最严格的欧洲油脂分离标准设计的。分离出来的油由政府特批的公司统一回收,这些公司许多都是上市企业,规模很大。回收来的废油,除了制成生物柴油外,不少企业还从中提炼出特殊成分,用于生产化学品、有机肥料等。目前德国地沟油回收利用率已达到10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