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小学生作业“电子化”引争议

  济南胜利大街小学一学生家长杜鹏最近打算添置一台打印机,因为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的班级有个QQ群,老师每天都会将作业发在群里,有些带图形和计算工具的作业老师会做成WORD文档,让家长下载打印后交给孩子完成。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化”家庭作业开始在不少中小学流行。有些学校将当天的作业公布在学校网站让家长浏览后监督孩子完成,还有些老师会将作业发布在班级博客或QQ群中让家长下载,甚至有些“新潮”的老师还将作业织进了“围脖”。家庭作业开始“上网”,给孩子打印作业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杜鹏认为用网络方式布置作业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方便快捷,便于孩子学习,应该支持。但也有家长表示对这种方式还不能接受,认为家庭作业“电子化”,看似快捷高效顺应潮流,省却了老师和学生们抄写的辛苦,但实际上脱离了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完成作业,还要花钱!电子文档作业,目前看来是:苦了学生,累了家长。”
  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是值得推广和提倡的方式。但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到那些家中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如老师过分依赖网络跟学生、家长交流,对那些不能上网的学生来说,会有被无形中孤立于班集体之外的感觉。
  一些教育专家也认为,将网络应用于教学和孩子的家庭作业是一件好事,也是发展的趋势,但有个“度”的问题,学校和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那些买不起电脑或没能力使用电脑的贫困阶层或弱势群体家长。
(摘自《山东商报》 2011年9月1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