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版

奉化水蜜桃节:绘就一张城市名片

  早在1990年,奉化市人大常委会就决定把水蜜桃作为奉化市果,每年8月2日为奉化水蜜桃节。此后,奉化市政府每年举办水蜜桃节,通过开展水蜜桃展示展销、优质水蜜桃评比、水蜜桃产业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奉化水蜜桃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时至今日,奉化水蜜桃节一直是奉化市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并成为该市对外展示形象的“金名片”。
产业基础厚实
  奉化市是全国水蜜桃栽培的重点地区,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奉化水蜜桃素以“琼浆玉露”、“瑶池珍品”、“仙桃寿果”等美誉而蜚声中外。1984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落叶果树分类学》一书称奉化水蜜桃是“我国水蜜桃中最有名的品种”,国内桃子专家也一致赞誉:奉化水蜜桃品味与品质为全国之最,堪称中国第一桃。
  经过连续多年的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奉化实现了水蜜桃育种的新突破,改进了传统名果的成熟期、果型、色泽、贮运性等综合性状,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从而形成了以“玉露”桃为代表的早中晚30多个品种组成的配套栽培体系。最早5月中下旬就有“春蕾”水蜜桃上市,最迟至10月初“迎庆”桃上市,拉长了水蜜桃的市场供应期,避免了集中上市带来的压价现象。
  水蜜桃品种也因此更加丰富多样:按外观颜色分,有乳白、粉红、鲜红色等;按大小分,有超过半斤重的大果,也有三四两的中果;从味道分,有高糖分的,也有味道鲜口的……为更好控制桃子品质和上市数量,奉化大力推广水蜜桃专用袋和专用肥,今年推广使用专用袋1.05亿只,专用肥1000吨,并普遍施用厩肥等有机肥。同时,果农更加重视夏季修剪,改善桃树光照,合理疏果,控制每棵桃树结桃个数,从而使水蜜桃色泽鲜艳、果型均匀,增加糖度,提升品质。
节庆效应显著
  水蜜桃节的举办,进一步放大了奉化水蜜桃产业的特色优势,塑造了该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展现了绿色奉化、人文奉化的城市内涵,扩大了奉化的对外影响力。
  生态美丽:低山丘陵种植,远离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鲜甜芳香、绿色环保的独特优良产品。该市全面推广了水蜜桃无公害标准化和高品质栽培技术,水蜜桃生产基地已被列为“国家A级绿色农产品基地”、“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省级林业特色基地”、首批“宁波绿色农产品基地”等。  生产发展:自1996年奉化市被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以来,水蜜桃产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奉化水蜜桃已作为该市的一张农业名片,列十大主导农产品之首。该市在溪口镇、萧王庙街道、锦屏街道建成了3个面积5000亩以上的水蜜桃现代示范园区,发展了新建、林家、西圃等11个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水蜜桃专业村,形成了沿剡溪两岸长20公里的水蜜桃基地走廊。2010年,奉化水蜜桃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总产量4.4万多吨、总产值3.92亿元。  生活幸福:奉化水蜜桃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和水蜜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旅游、农家乐产业的发展,赏花、采摘游成为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亮点。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创经济收入2000多万元。水蜜桃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部门对整个农业的投入,科技、农林、旅游、水利、土管等部门的投入每年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文化拓展:为发挥水蜜桃的文化功能,奉化市将水蜜桃文化与旅游、弥勒文化相结合,创新桃印字文化艺术,扩大名气、凝聚人气,促进水蜜桃观光游、采摘游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该市相继推出“奉化水蜜桃品尝采摘游”、“春赏百里桃花,夏品千顷桃香”等水蜜桃系列旅游活动,为地方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影响力不断提升
  通过水蜜桃旅游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打响了品牌,拓宽了旅游事业发展空间,提升了奉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一年一度的奉化水蜜桃节基础上,奉化市政府充分利用奉化境内两个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级名人故里奉化溪口、“全球生态500佳”滕头村的资源优势,举办奉化桃花节,邀请全国主要销售地区的领导及相关市场人员参加,实现“以花为媒、以桃促旅”,把水蜜桃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在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同时,也促进了水蜜桃产业的蓬勃发展。
  现在奉化水蜜桃已经走出浙江,在临近的福建、上海等地确立了稳定的市场地位。此外,奉化水蜜桃节先后获得“2008中国十佳果品节庆活动”、“中国十佳魅力节庆活动”、“全国节庆活动百强暨2008中国十佳果品节庆”、“节庆中华提名奖”等多项殊荣,今年,又被评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事节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