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奶牛追悼会”的深思

  最近,河南漯河一场“奶牛追悼会”视频在全国疯转。搭灵棚,挂挽联,设祭台,读祭文,被隆重祭奠者,竟然不是人,而是奶牛。起因在于,省里给230头奶牛下拨的60万元扶持资金,被漯河市召陵镇截留挪用。经反复协商,镇政府返还30万元。另外30万元,冲抵了所谓的“租地款”。接着奶牛场多次被封门,导致70头奶牛相继死亡,40多吨牛奶变质。
  这场除了对象不同,程序一道不少、环节一个不缺的“追悼会”,其实是奶农苦涩的权利宣言。对他们而言,闹剧,是惟一的维权方式。
  经费层层扒皮,行政权力伺机揩油,屡屡发生。作为奶农,在这些权力游戏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镇政府对专项扶持资金想截留就截留、想“冲抵”就“冲抵”,想封门就封门。然而,在这样一个令人气愤的漫长过程中,我们的监管部门去哪里了?
  难道不应对6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的发放和使用进行监督吗?本应2020年才到期的奶牛场土地,被镇长“一女二嫁”,这样明显违法的事情为何不予制止?价值六七百万元的土地和地上附属物,竟被以110万元低价出售,其中有无猫腻?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得到监管,相信不会发生如此荒诞的“奶牛追悼会”。这场怪异的“追悼会”,追悼的不仅仅是被权力野蛮封门而“冤死”的奶牛,更是对权力的监管与自律的呼喊与渴望。
  (摘自《武汉晚报》张瑞东/文 2011年9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