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 茹
本报讯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我省大力开展智慧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化、农业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农业设施装备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9月7日,省政协副主席王永昌率“智慧浙江”课题组前往省农业厅调研,对我省智慧农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总农艺师王建跃等参加了调研座谈。
智慧农业是指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现代机械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它具有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等特征,目前我省已在农业信息化管理、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产品追溯管理及农业机械化生产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王永昌指出,智慧在农业中的应用将会极大地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成为农业竞争的制高点,应把智慧农业作为我省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抓手来抓。浙江在智慧农业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要继续抓住农民信箱、畜产品安全追溯、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几个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加以推进,在全国出彩打响,为其他省创造新经验。要积极与移动、电信等技术部门合作,解决技术上的瓶颈问题。要大力整合系统内资源,加强现代农业科技队伍的培养,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