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受强台风“梅花”影响,我省东部先后出现大到暴雨,给不少地方的早稻收获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这种天气,却给了粮食烘干机以更大的用武之地。近年来,我省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烘干机的推广工作,以合作社为主体,加大补贴力度,仅今年就已新增粮食烘干机186台。
我省是一个沿海省份,粮食生产长期遭受台风和阴雨天气困扰,这使得我省在发展粮食烘干方面成为了“先行军”。
在台州,双抢季节雷雨天气频发,晚稻收割时又容易遭受台风,粮食烘干入库成难题。同时,由于当地土地紧缺,如今很难找到足够大的地方来作为粮食的晾晒场地。人力成本过高,也是造成烘干机需求量增大的重要原因。“劳动力长期紧缺,合作社雇不到工,今年双夏时节小工工资平均涨到130元左右,技术工已在200元以上。粮食晾晒需要雇很多的人,如果碰上雷阵雨频繁的时候,雇工的需求就会更大。”余姚市农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说,粮食烘干机在当地已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2009年,我省正式将烘干机纳入非通用目录购机补贴范围,并且在国家财政补贴30%的基础上省财政再追加30%,使得补贴额度达到60%,极大地推动了烘干机的发展。个别地区还对烘干机库房建设提供补贴。余姚市在去年提出了“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市粮食烘干能力要达到70%以上”的发展目标。为鼓励购置粮食烘干机,该市从去年起加大扶持力度,还对合作社建造烘干机房给予补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余姚市运行中的烘干机已超过80台,处理能力达900多吨。
在台州市路桥区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笔者看到,该合作社目前已有8台烘干机。“这得益于近年来对烘干机购置的补贴政策。”该合作社负责人梁妙德说,一台10多万元的烘干机,可享受补贴60%-70%,合作社只需花2万-3万元就能买到一台。就连占地2亩的烘干库房,也是通过当地的项目支持建起来的。
如今,金穗合作社的烘干机主要用于合作社承包的三四千亩土地的粮食烘干。同时,合作社还为周围种粮大户服务,辐射面积能达到5万亩。按照每斤粮食1毛钱的价格收取烘干费用,效益也还可以。所以,梁妙德说:“现有的烘干机还是不够用的,我们计划要建一个烘干中心,为全市种粮大户服务。”
布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