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农林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八成新生入学时拒绝“农转非”,不再把户口转入学校。拒绝“农转非”的不仅仅是农村学生,中国社科院近期一项研究显示,八成受访农民工不愿放弃农村户口。在重庆,调查发现,350名农民工中只有三成愿意放弃农村土地以获取城市户口。
农村人不想放弃农村户口,当然是出于现实利益考虑。有农村户口,就有农村宅基地以及承包的耕地,加上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不用再交农业税,低收入者还能获得农村低保等福利,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正在形成。特别是一些发达的农村地区,村民每年还有集体土地获益的分红。
可是那些不愿把户口迁到城市的人,并不表明他们不进城,他们还是要在城市工作或不定期的生活,有些人也在城里有固定的住所。中国的城市化照样显现出高速度,只是这样的城市化,是不彻底的城市化,很多人虽然进了城,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人。那些不愿迁户口的农村学生,那些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他们中很多只是城市的逗留者。
有学者提出疑问,城市化本来是节省土地的,可是,中国的城市化,不但没有节省耕地,反而让耕地消失得很快。在1980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每增长1%,占用农地2万公顷左右。而日本从1965年至1984年快速发展时期,GDP每增长1%,占用农地2500公顷左右。也就是说,中国GDP每增长1%的占地面积是日本的8倍。这是不彻底的城市化造成的,那些进了城的农村人,却保留着农村的宅基地,哪里能空出土地呢?
这种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消除很多人的“两栖”状态。当然,不能像个别地方一样,采用强迫或欺骗的方式,让村民放弃土地,成为“光秃秃”的城里人,什么生活保障也没有。解决问题之道,还得让人真正愿意改变户籍身份,这意味着要让他们作为一个城市人,能在城市好好生活。
(摘自《中国青年报》 谢昱航/文 201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