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园算得上花卉投资的“短平快”项目,个别香草园甚至创造了当年投资、当成建成、当年开园、当年收回成本的奇迹。香草园成了花卉业的投资新热点。
从南“香”到北
我国香草园建设发轫于2002年的广东。当时,一位台湾人选址广东清远,着手兴建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香草园——美佳薰衣草世界。美佳薰衣草世界于2003年正式开园,许多游客得知消息后,抱着对香草植物的新奇感,纷纷来此观光游览。之后,一批香草园在全国很多地方“落地生根”。
2008年开始,香草园建设全面提速。其标志性事件为北京紫海香堤香草园的开园。这座香草园给许多游客留下了唯美浪漫的深刻印象:紫蓝色的花海中,点缀着一座座漂亮的欧式建筑,园区里百鸟鸣啼、香气四溢。紫海香堤开园不久便声名远播。
此后3年多时间里,全国香草园建设呈迅猛态势,香草园数量激增。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香草园数量达到上百家,香草园建设重心也从广东、上海移到了北京。其中北京已拥有30多家香草园,正式对外开放的有10余家。
起点站得高
在香草业界资深人士王有江看来,我国香草园建设起步较晚,但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香草园建设站在了高起点上。拿香草品种来说,建香草园首先要有优良的品种和数量充足的种苗,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展了香草研究,他们从国外引进了大批香草品种进行试种,积累了不少香草栽培管理经验。这为我国香草园建设提供了品种和技术储备。另外,从香草园投资主体的背景看,大部分香草园与传统苗圃不同,投资主体并非普通农民,而是一批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企业。”
王有江认为,香草园实现了农业种植和旅游服务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土地附加值,为投资者和种植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的紫海香堤香草园,种植普通农作物每年每亩大约只有1600元到1800元的收入,而种植香草发展旅游后,则陡增到了2万元。2009年,该香草园实现收入 400万元,2010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
当成创意产业发展
香草界人士普遍认为,香草是花卉产业的新兴领域,起步较晚,良好的产业兼容性让它有着很好的发展和上升空间。而且,香草园大多位于城市郊区,是市民休闲、度假的新区域,有望成为现代旅游业的新亮点。
但目前我国香草园建设正处于爬坡期,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香草园的文化底蕴不够厚重,园林造景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相对薄弱等。
王有江说:“全国大大小小的香草园虽然有上百家,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规模达到上千亩,有的只有几十亩。”
王有江认为,应把香草园当成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要加强香草园文化内涵的提炼和文化底蕴的打造。文化内容已成为香草园建设的“短板”,只有努力补齐这块“短板”,香草园的建设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要充分拓展香草园的各项功能,实现香草园产业开发向多领域延伸。香草园除了具有游览休闲功能外,还兼具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种苗繁育、产品加工、产业示范等多项功能。可以说,目前香草园的游览休闲功能开发得较好,但其他几大功能开发力度不足。香草园仅靠门票收入是不够的,只有开发更多旅游项目,增加多个消费点,才能实现香草园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收益的多元化。
同时,投资者要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加强香草园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李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