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陈锡文:农业形势很好困难不少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近日出席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11年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尽管我国农业农村形势很好,但是面临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也非常多。
  第一,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和保障问题。尽管这几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但是我国进口的粮食等其他主要农产品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口一点出口一点没有什么不得了,但是中国人口数量太大,消费的农产品数量太大,我们要考虑全球对我们有没有保障和供给能力。
  第二,当前农村的改革正在深化,引起的争议很多,现有的法律和政策已不足以解决新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农村的土地制度,二是农业的经营组织。
  土地制度改革有三个问题不能忽视。一是土地的用途管制制度。为了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还要不要土地用途管制?他认为,必须按照规划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这个制度全世界的现代国家都是始终坚持的。二是在现代农村的建设上,怎么对待村社组织结构。有些基层干部就是把土地看作单纯的生产要素,没有考虑到在中国在亚洲这样传统国家中土地除了作为生产要素之外还是社会组织的载体,脱离了这点在中国很难走得通。三是中国农村实行集体经济制度,农村的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的,有些方案把土地看成是完全农户私有。推进整个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确实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但也应考虑一般性的规律。
  对于农业的经营组织。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现在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体制,这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现在有人认为家庭经营已经没有活力,因此要改变。这当中争议最大的是公司化。对于公司制农业,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的农业实行公司制大概还有前途,比如说规模化的养殖、设施农业等等。但是大田生产,没有看到什么太成功的公司制农业的办法。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就是一定要让农民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粮。不是简单通过一定制度就可以对农业进行很全面、很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这个角度讲,家庭经营永远不会没有生命力。
(摘自《经济参考报》 2011年8月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