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梅花”来势凶猛 浙江全力迎战

  □本报记者 袁 卫
  发展速度快、中心风力强、移动速度慢、影响范围广——这一系列特征都预示了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将具有惊人的破坏力。这几天,“梅花”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竭力咆哮,并逐步向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沿海一带步步逼近,我省防台防汛形势陡然严峻。一场防御“梅花”袭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台大战,迅速打响。
周密部署 提前防范
  据省气象部门监测,“梅花”自8月3日起一直以每小时10至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预计6日以后转向西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一带沿海靠近,对我省产生严重影响。4日下午18时,省防指启动防台Ⅱ级应急响应。
  我省高度重视防台工作。赵洪祝、吕祖善、夏宝龙、葛慧君等省领导或作出重要批示,或赶赴省防指指挥协调,或前往抗台第一线检查指导,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梅花”可能带来的影响,尽力完善预案,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各项防台准备工作,努力把台风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8月3日,我省召开防台视频会议,就防御“梅花”作出具体部署;8月4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召开防台视频会议,我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后,省领导视频连线宁波等地,再次作出部署,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按照“不死人、少伤人”的总目标来部署防台措施,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加快抢收早稻等田间作物,加强水利工程安全排查,落实船只防台措施,加强城市防台保安管理,落实农业防灾减灾措施,提前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预案。
农业防台 任务艰巨
  当前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我省局部地区早稻仍处于收割期,单季晚稻处于分蘖后期和幼穗分化期,连作晚稻处于苗期,同时又值葡萄、梨等水果成熟上市季节,“梅花”将至,显然给我省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做好农业防台防汛工作,8月3日,省农业厅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台工作,并下发了《关于做好今年第9号强台风(梅花)防御工作的通知》。农业厅要求全省农业系统高度重视防御工作,尽早做好人员、物资和技术等各项准备,视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确保农业防台抗汛救灾工作组织领导、人员力量和工作措施落实。及早落实防御措施,早稻尚未收割及连作晚稻尚未插种的地区,要全力抢收、抢烘、抢种,并加强田间管理,抓好病虫害监测预报;组织农民及时抢收成熟的水果、蔬菜等,做好果树和大棚设施等防风处理,及时疏通田间沟渠,防止发生大面积内涝;指导农民对抢收的水果进行冷藏保鲜,加强收获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减少因灾损失;山区牧场要认真排查,消除隐患,视情做好人员和畜禽转移工作;加强对农场水库、大棚设施、食用菌菇棚、畜禽场舍、休闲观光农业园、农机库房等设施管护,进行全面检查并落实加固措施。加强信息预警预报,加强与气象、水文、海洋与渔业部门的联系会商,密切关注“梅花”发展动态,及时掌握风、雨、水情和灾情,加强分析研判,并通过农业信息网和农民信箱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技术措施。
  8月4日,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还专程前往省(萧山)现代农业创新园等检查指导防台措施落实情况。
争分夺秒 合力防台
  面对“梅花”的威胁,我省各地农民朋友已在当地农技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希望能够赶在台风登陆前,抢收作物、插播晚稻,并加固大棚等设施,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终于抢收完了。”8月4日下午5点,台州路桥区蓬街镇种粮大户余继通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看着入仓的2.5万公斤早稻谷,松了一口气。这几天他动用了两台收割机日夜开工,在600多亩稻田来回作业,终于抢在“梅花”来临前完成了抢收工作。同样,该区金清镇的百龙农业有限公司这几天也忙得不可开交,区农技总站站长季朝兵和“百龙”董事长叶厚林坐镇现场,抢收已经成熟的圆南瓜。“百龙”还有一批刚育下的10多亩西蓝花秧苗,季朝兵指导公司技术人员在台风来临前,把秧苗转移到了固定房内。叶厚林正打算把所有大棚薄膜卸下,以减少风力对大棚的损毁。
  8月4日,临安市板桥镇灵溪村果农龚贤根根据农业局手机短信提示,组织人员,用钢丝和尼龙绳等,抓紧对18亩葡萄大棚进行加固。
  而在象山县东陈乡大塔村,村民们正忙着给蔬菜大棚卸膜,“这些塑料薄膜相当吃风,如果不及时卸除,台风来了就可能被刮破,还会带倒大棚。”村民们告诉记者。据悉,为了防御即将到来的台风,该县所有农技员已深入各个村庄和种植、养殖基地,现场指导农民做好防台准备。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我省水利、林业、海洋与渔业、粮食等部门都已积极行动,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全力防范“梅花”来袭。目前,我省已有3万余艘渔船在港避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