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讯员 吴小樟 华晓川
眼下正值“双夏”季节,是农民使用农资的旺季。这个时候,余姚农民几乎都能在村里的农资超市买到化肥、农药,既方便又放心。农民朋友说,是供销社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其实,早在“双夏”之前,余姚市供销社下属的甬舜农资有限公司就忙得不可开交,从全国各地组织“双夏”农资,确保农民用上优质、放心农资。
这是余姚市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一个缩影。
据余姚市供销社主任茅克强介绍,去年,该社实现经营总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593万元,同比增长7%;所有者权益1.2亿元,同比增长3%。该社以雄厚的综合实力被评为省十强县级联合社。
“五网”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余姚市供销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打造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盐业、再生资源等五大经营服务网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范提升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余姚市供销社强化对全市247家农资连锁店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小农资店整治规范活动,切实抓好以春耕、“双夏”为重点的农资供应和服务工作。如该市甬舜农资公司去年共组织供应各类化肥农药4.1万余吨,实现销售额1.05亿元,各类补农金额达40万元,确保了市场供应并稳定了价格,受到农民好评。
深化建设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余姚市供销社依托浙东供销超市等平台,发展经营网络,推进配送中心和经营门店建设,逐步完善网络布局,同时积极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内的便民超市,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日用消费品,促进了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浙东供销超市全年实现销售额3.6亿元。
与此同时,余姚市供销社还参股华联家家福超市有限公司,对各村服务社的生活资料进行商品配送,无论是距余姚城区70多公里的四明山唐田、芦田,还是毗邻杭州湾的泗门、小曹娥,商品价格与余姚城里的大商场一样。以前农民群众购买生活用品十分不便,现在,上千种商品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当地农民发自内心地说:“供销社真是阿拉的贴心人。”
拓展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余姚市供销社利用浙东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和上海甬海农产品公司的销售渠道,为全市13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市内外推销500余种特色农产品。目前,浙东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年销售额约1200万元。该社还利用宁波市农产品流通协会、宁波农产品流通网等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促进了现代流通与现代农业的有效对接,使该市的农副产品批量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
完善盐业供应网络。余姚是“中国榨菜之乡”,菜类加工用盐需求量大。余姚市供销社所属的盐业公司一方面千方百计组织优质货源,全年共组织供应小包装碘盐、蔬菜加工用盐等各类盐产品7.3万吨,满足了全市群众生活用盐和蔬菜加工用盐的需要,实现销售额5300多万元。另一方面以盐业专营专卖为抓手,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销售非优质盐的行为,确保了盐业供应的安全健康。
茅克强说,目前该市10万吨级省级腌制用盐储运基地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的基地将辐射整个浙东地区。
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作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部门,余姚市供销社积极履行职能,在2009年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去年在阳明街道改造了1家废旧金属回收示范店,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对313家再生资源企业进行了备案登记,提高了行业规范化水平。
“三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近年来,余姚市供销社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为载体,不断巩固为农服务的组织基础,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余姚市临山镇素有“千年临山卫,东南葡萄沟”的美称。由余姚市供销社参股的余姚味香园葡萄专业合作社就坐落在这里。该合作社由成立初期的14户社员、6.06万元股金,发展成为拥有162户社员、50.66万元股金、343万元固定资产,设施齐全、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建有面积近500亩葡萄观光园区;有投资600多万元采用数字化管理、具有国际先进设施的25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面积50亩的国外葡萄引种中心,培育主导品种 48个;有近2000亩的设施栽培推广核心区……去年,合作社向社会提供葡萄果品2.71万吨,产值1.95亿元,实现利润150万元。
这是余姚市供销社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成功典范。
近年来,余姚市供销社坚持提质扩量,抓好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管理和服务,不断增强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去年,该社新参办杭州湾兔业合作社和三七市田螺山粮食合作社等两家合作社,目前其领办参办的合作社达到了13家,总注册资金为269万元,总资产921万元,入股社员579户,生产基地2.7万亩,年经营收入约2.5亿元。在其领办参办的合作社中,有省、宁波市级示范社3家,4家合作社入选全国供销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
结合农村新社区建设,余姚市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去年,该社在兰江街道石婆桥村、马渚镇开元村等地新建了12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并通过了宁波市财政局、宁波市供销社的考核验收。目前,全市已建有村级综合服务社50家,覆盖面积达到26万亩,服务农户达5.2万户,年经营收入5200万元。村级综合服务社在农资、日用品供应和医疗、文体服务等方面范围逐步扩大,综合服务效应日益显现,越来越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余姚市供销社还通过吸纳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加入村级综合服务社,建立农副产品经营平台,开展生产技术辅导,优质种子、农资团购和品牌共建,农副产品统一营销等服务,帮助农民发展优质农副产品生产。
在基层供销社建设方面,余姚市供销社同样下了不少功夫。该市农村经济合作协会四明山分会依托梁弄供销社和舜南毛竹专业合作社,开展花木、水果、毛竹等农副产品购销业务,去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在解决山区农产品卖难、帮助山区农民增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去年余姚市供销社投资30万元,改善了马渚供销社的办公用房,继续鼓励8家基层供销社立足现有资源,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设和发展,抓好农资网点的管理,切实开展经营业务,提高自身活力和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基层供销社经营收入9000余万元。
农民在甬舜农资有限公司低塘华昌分公司买农药。(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