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26年成功育出“混血儿”水稻

宁波版“袁隆平”马荣荣获“省农科突出贡献者”称号

  在宁波,有个人一直在研究杂交水稻,可谓是当地的“袁隆平”。他叫马荣荣,是宁波市农科院副院长。7月21日,马荣荣获得了“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他获此殊荣缘于一种新型的水稻品种——籼粳杂交水稻,为此他和他的团队付出了26年的心血,终于育成籼粳“混血儿”杂交晚稻“甬优6号”,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
  籼稻是早稻,粳稻是晚稻,本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然而一次偶然发现,它们“自然杂交”了!这引起了马荣荣团队的注意。能不能将这两种水稻进行杂交,将各自的优势因素保留并使杂交后的后代能持续稳定?
  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着手培育“籼粳杂交水稻”。以往的杂交水稻包括袁隆平的超级稻,都是籼稻或粳稻在自己的种群内部选优“婚配”。而水稻跨亚种杂交,一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也不可能成功的尝试。
  马荣荣偏不信这个理。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在2005年育成第一个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将籼米与粳米进行杂交。培育出的籼粳杂交米,不仅有籼米的蓬松清香,又有粳米的柔滑微甘,而且产量提高非常明显。
  2009年12月24日举行的第三方鉴定会上,由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颜龙安领衔的专家组说:“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其研究和生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籼粳杂交水稻不仅口感好,粒粒饱满,而且产量提高得也非常明显。以“甬优6号”为例,每亩的平均产量在600—650公斤,而普通晚稻每亩平均产量是450—480公斤。同时经济效益也非常明显,“甬优6号”每公斤售价为5元,而普通粳米在3.6—4.4元。
卢科霞 蒋圆圆 张彩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