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农科院主持完成的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植物组培产业培育共性关键技术、新产品(种)创制及中试”日前通过验收。该项目以引进具有国际市场价值的植物品种为契机,发展我国植物组培产业现代化生产技术,推动了我国种苗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植物组培苗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据悉,项目实施3年来,共引进国内外朱蕉、新西兰麻、山管兰等101个植物品种,建立了植物快繁体系,形成《植物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并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项目针对江南地区植物组培高效防污染技术体系,使植物组培过程污染率低于5%,并研究制订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组培室防污染技术规范》标准研究稿。
通过项目研究,建立起包括379种植物组培方法和培养基配方的数据库,建立以网络化管理为主要途径的植物组培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高了组培生产远程管理的可控性。通过研究高效节能LED光源在植物组培中的应用,项目初步筛选出适应多数植物的LED光质,单层LED光源较传统荧光灯节能70%,LED灯具光强衰退低于1%千小时,从经济成本上证实了应用LED在植物组培生产中的可行性,为LED光源在植物组培生产中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
目前,项目已申请植物组培相关专利29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2个。三年累计生产组培苗1200余万株,建立年生产组培苗能力500万株的组培研发中心1个,联合省内6家高校、种苗生产企(事)业单位形成联盟核心层,联盟优质组培苗生产能力超过3000万株。
杜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