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花木市场一片叫好,花木大市嵊州的苗农们也趁机赚了一把。然而,近日笔者从嵊州市林业部门获悉,该市在花木市场景气的情况下也遭遇了一个不小的尴尬:掘苗工越来越紧缺,许多花木业老板经常排队等候掘苗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木业的发展。嵊州市林业局花木大师施玲玲不无忧虑地说,一旦如今的这批掘苗工慢慢老去,而新手接不上来,对嵊州的花木发展无疑是一个打击。
已有30多年掘苗历史的金庭镇欢潭村村民姚柏灿告诉笔者,该村大大小小的掘苗队有10多支,每支掘苗队都有一位负责人,队员则是随机组成,一般有5至10人。他说,由于花木形势好,近几年嵊州新增了不少花木面积,这些掘苗工经常忙不过来。有些花木老板为了顺利掘出花木,提前一周预约掘苗工是常有的事。
据悉,目前活跃在嵊州花木田头的掘苗工有1000人左右,应该说这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但当它要面对嵊州12万亩花木时,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且,这些年来虽然掘苗工工资不断上涨,但从业者不断减少。据了解,目前一般掘苗工日工资至少200元,如果按件计算,多的人每天收入有三四百元,但为何掘苗工从业者还会减少呢?
施玲玲认为,首先掘苗工是一个力气活,年纪轻的不想干,年纪大的干不了,因此现在掘苗工大部分是45到60岁之间的农民。其次,掘苗工也是一个技术活,要使挖掘的苗木成活率高,树型基本保持原状,关键是泥球要打得好。因此,有些人想干也不一定能干好。
掘苗工青黄不接影响花木业的发展,因此包括施玲玲在内的业内人士都表示出忧虑。她告诉笔者,为了应对这种现象,目前掘苗已经采用了半机械化操作,即掘苗用人工,装运用机械。而全部采用机械化操作目前还不太现实,因为机器很难开进花木地里。但掘苗工越来越紧缺是一种趋势,花木要发展,掘苗机械化迟早要实施。
陈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