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哈尔滨的建筑工地,领导和技术人员戴的安全帽30多元一顶,用玻璃钢材料制成,农民工头上的安全帽却是塑料做的,轻飘飘,一摔就碎,才4元钱一顶。据说这是行业“规矩”。
领导戴国标安全帽,工人戴“纸糊”安全帽,如此泾渭分明,表面看施工单位是为省钱,但骨子里透露出的是生命价值的贵贱等级。这种把生命价值划分三六九等的思维当休矣,生命没有等级,农民工可以承受苦脏累的活和低报酬,但不能失去性命的保障。让农民工戴不安全的安全帽,实际折射出视农民工的生命如草芥,必须纠正。
建筑工地是高危场所,关键和危急时刻,一顶合格的安全帽能救一条命,一顶劣质的安全帽会断送一条命,这种血的教训早有先例。安全帽是一线工人的生命屏障,决非小事,再省钱也不能从保护农民工性命的安全帽上“刮油”。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尹卫国/文 201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