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力丹 图/文
远离城市的喧嚣,去优
雅、宁静的海岛度假旅行,是不少都市白领的梦想。6月8日至10日,记者有幸参加了由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2011年世界海洋宣传日“海疆行大型采风活动”,前往洞头县大竹峙岛和乐清市西门岛进行采风,在亲身领略海岛风情的同时,更体
会到生态护岛的无限魅力。
一座“沉睡”着的生态乐园
风光旖旎的洞头县,素有我省“百岛县”之称,其拥有的168座海岛中,有154座岛屿是无人岛。长期以来,这些远离大陆的无人岛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
今年4月,国家海洋局公布了我国首批176个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名录,其中位于洞头本岛东侧约3.5公里海域处的大竹峙岛就在首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名单中榜上有名,被列为旅游娱乐开发岛。于是,承包一座无居民海岛,过“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的逍遥岛主生活,似乎变得近在咫尺。
从洞头码头出发,坐半小时大船,再换乘10分钟小船,就来到了这座47.95平方公里的神秘无居民海岛。远远眺望,蓝天碧海下,鸥鸟与云彩齐飞,大竹峙岛宛如一位睡美人,静卧在浩瀚无垠的东海中。由于无人定居,岛上始终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周围嶙峋的礁石成了蟹、螺的生活天堂。
在黑松林、白茅草和结缕草掩映的茂密丛林间,沿着仅一人宽的崎岖山路爬行约1小时,就到达了岛上最著名的风景点——“东海第一坪”。这片方圆数千平方米的天然草坪面朝浩瀚的东海,宛如一方大绿毯,青翠撩人,绿得张扬。站在草坪尽头的岩石上,闻着芳草的清香,倾听着海浪拍礁声,诱人诗兴。到了夜间,借着星光,在岛上宿营,举办篝火晚会,别有一番情趣。
据悉,被批准成为我省首批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后,大竹峙岛将成为洞头县海岛开发的热点。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此处将成为“驴友”们休闲垂钓、孤岛生存、探险野营的“世外桃源”。“为保护大竹峙岛自然环境,开发海岛将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洞头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发人在向县级以上海洋主管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的同时,必须提供详细的海岛保护方案和利用方案。”
一条环绕海岛的海岸保护带
在乐清市西门岛的海岸边,你会看见这样一道风景:潮起潮落间,蔚蓝的海面上映着一片绿洲;待潮落浪息后,滩涂上露出千姿百态的枝干,那就是环绕西门岛的红树林绿化带,也是我国最北端唯一的红树林群落。
作为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汐间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及其湿地是海岸线生态的关键区,它在净化空气、清洁水质、海洋碳汇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其密致的支柱根可加速淤泥的沉积,能有效促淤造陆、强防固堤、减少风力、降低海浪,对防台抗灾有重大意义,因此被美誉为“海岸卫士”。“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市就从福建引进最耐寒的红树林品种秋茄,当时的种植面积有100亩。但后来由于对红树林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量的围海造田、围塘养殖造成其面积锐减到5亩。”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倪孟乐介绍说,自从西门岛被批准为我省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后,当地又恢复了红树林保护工程。从2006年开始收回南岙山村的200亩滩涂,用于红树林扩种。经过两年的种植护理,如今西门岛上已形成了130亩栽种存活的红树林群落。“根据规划,西门岛红树林栽种面积将达到1000亩以上,成为该岛的一张生态‘名片’。”
想要靠海吃海,更要养海护海。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所长谢起浪告诉记者,海水养殖时鱼类的排泄物会导致水体恶化,而利用红树林鱼塘进行水产养殖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提高海产品质量,养殖水体反过来又可以为红树林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红树林植物生长,实现双赢局面。
同时,红树林湿地还是海岸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700平方公里的红树林共孕育了2300多种海洋生物,其中西门岛滩涂红树林湿地还是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主要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作为我国最北端的红树林群落,西门岛红树林湿地的成功引种打破了红树林传统生长北界,对我省推广红树林种植有很好的学术示范意义。”谢起浪透露,目前,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正在加紧寻找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的红树林新品种,提高其成活率。
从娃娃抓起的海岛生态保护意识
作为我国著名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在西门岛参观时,记者不时感受到,海岛的生态和谐,不仅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更在于海洋保护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每位岛民的心里。在岛上,有一所雁荡山海岛寄宿小学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中国“红树林”教育示范学校,它的教育重心不再局限于只重视考试分数,而是更多地关注对海岛生态保护意识的教育。“海岛虽然美丽,但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而且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培育具有海洋生态保护前瞻意识的新时代岛民是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该校施校长告诉记者,“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学校就特别重视树立他们的海岛环境保护意识,学生积极参与认领‘责任树’、红树林保护等体验活动”。不仅如此,记者看到,这所宛如公园的小学还是一所“零排放”的生态学校。校内不仅建有生活污水净化池、太阳能路灯,还采用垃圾分类处理和空气源供热等环保节能措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从娃娃开始就灌输的海岛生态意识,让“保护海岛、人人有责”的理念成为了当地岛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西门岛,几乎每个村庄的墙上都贴有一张醒目的“西门海岛环保公约”。公约中规定,在岛上捕鸟、乱扔塑料制品,或是在养殖中使用有毒有害农药等行为都是被禁止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岛民带去的是“真金白银”。如今,慕名前来西门岛观光、吃海鲜的客人络绎不绝,当地的渔家乐常常爆棚。“现在西门岛已被划分为南涂生态保护开发区、环岛滨海生态保护景观区和海洋度假区三大功能区。我们的目标是把西门岛建成一片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海岛,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岛民的生活质量。”倪孟乐说。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共存。正是秉着科学保护、和谐开发的生态理念,今天的西门岛才拥有了自然的美、生态的美、和谐的美。
小贴士:
无居民海岛以其神秘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探险者登岛“一览庐山真面目”,但岛上复杂的地貌与环境也给探险增加了不少不确定因素。因此若想尽兴而归,你还需做好以下几项准备:
1.岛上崎岖险峻,登岛应穿运动鞋或登山鞋,不可穿高跟鞋。
2.岛上茂密的丛林中蚊虫众多,还会有蜈蚣、水蛇出没,要穿上长袖、长裤,并备上防晒霜、杀虫水、创口贴、绷带等简单的急救药品。
3.最好选择晴天时登岛,雨天会让山路更滑,增加登岛难度。
4.岛上没有淡水,登岛游玩时要备足水源和干粮,别忘带上手机,便于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