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备足货源迎“双夏”。 胡大为 摄
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电力紧张、国内节能减排化肥量能减少、对全球通胀预期、国际肥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化肥价格4月份一度回落后,5月开始又持续上扬。目前尿素出厂价为每吨2100-2250元,比4月底上涨 20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涨约500-600元。国产45%含硫复合肥出厂价每吨 2700-2850元左右,比4月份上涨10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约 700-800元。5月30日,基层联系点尿素平均零售价格为每吨2290元,比4月底上涨10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 300元;国产45%含硫复合肥每吨3120元,比4月底上涨6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 450元;氯化钾每吨3400元,比4月底上涨5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0元。预计今年“双夏”期间,农资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全省农资货源充足,结构继续调整,化肥价格开始回落,农药价格基本稳定。
需求基本稳定 品种结构变化
今年“双夏”期间(6-8月),全省化肥需求预计为130万吨(实物量,下同),其中尿素30万吨、复合肥38万吨、碳铵40万吨、磷肥20万吨、钾肥2万吨,同比基本稳定。前期持续干旱一定程度影响了夏季用肥的刚性需求,6月上旬旱情缓解,预计“双夏”水稻用肥将基本稳定。但考虑到南方已有一些地区由旱转涝,省内目前也持续强降雨,将影响化肥需求。另外,受前不久西瓜“膨大剂”事件的影响,西瓜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缩水,销售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投入积极性。
从品种结构看,“双夏”期间尿素用量可能会减少,复合肥需求依然增加。我省今年油料、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为了提高作物品质,农民喜好使用复合肥特别是高含量的复合肥,“双夏”又是瓜果、蔬菜的传统用肥旺季,所以今年“双夏”复合肥需求将稳中有增。
农药方面,由于今年气候异常,季节推迟,农药总体需求或略有减少,但晚稻后期突发性病虫害可能增加。据省植保检疫局预测,今年我省粮油作物主要病虫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迁飞性害虫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趋势仍较为严峻,一代二化螟和水稻纹枯病为中等偏重发生;稻瘟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存在潜在的流行威胁。其它病虫发生程度接近常年。同时“双夏”又是台风多发季节,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省受台风影响偏多,气候因素也有利于“两迁”害虫和多种病害的发生,预计水稻用药将略有增加。
早谋划早安排 农资货源充足
镇化尿素停产后,农资部门对农资货源组织调运更为重视,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浙江农资集团积极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年初就对全省年度化肥供求进行排队分析,制定资源缺口采购调运方案,保证总量平衡,计划“双夏”期间每月组织尿素等主要化肥货源5万吨左右。各市县供销社农资部门也积极做好农资储备和保供稳价工作,市场供应相对平稳。预计全省“双夏”期间可供化肥资源140万吨,其中尿素35万吨、复合肥40万吨、碳铵40万吨、磷肥22万吨、钾肥3万吨,基本可满足省内市场需求。另外针对一些地区基层库存薄弱的情况,浙江农资集团惠多利农资连锁各配送中心提早做好准备,防止“双夏”期间局部地区农资供应脱销断档。
根据市场需要和各地区病虫害发生特点,供销社农资部门积极组织对口农药。目前我省农药库存充足,尤其是高效环保农药供应大幅增加,省级农药应急储备已到位,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同时各农药经营单位还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科学合理用药水平。
肥价或将回落 农药价格稳定
目前尿素价格已经到了2008年以来的历史同期高位,综合多方面因素,尿素价格近期将开始回落,主要原因是尿素下游工业市场需求较前期明显减少,之前停产检修的厂家多数已恢复生产,而且目前化肥价格处于高位,经营风险较大,基层经销商多以销定进。另外综合考虑出口限制、气候情况等因素,短期内尿素行情缺乏有力支撑,预计将走入下行通道。目前北方地区尿素价格已有了50元/吨左右的回落,南方地区市场相对稳定,但预计“双夏”后期也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虽然农药市场目前仍然是供过于求,但是因原材料价格支撑和“双夏”期间用药需求增加,预计农药价格基本稳定,部分产品或略有上涨。 孙龚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