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林业

林权与网络的“联姻”

  □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讯员 林莹
  近日,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与中国光大银行杭州分行联合开展的“绿色权益贷”模式化业务方案获得通过,这意味着我省林业企业又多了一条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绿色通道。
  这是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对林业融资产品的再次创新。
  成立于去年12月的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位于杭州钱江新城,是继中国林权交易所、江西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之后,在我国东部省区成立的又一个大型区域性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它的成立,不仅给林业融资增添了绿色通道,更让林权交易从实体走向网络。
林权竞拍,平均增值28%
  江山市长台镇长台村125亩林权近期在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顺利转让,该项目起拍价为38万元,成交价达58.88万元,增值54.97%。负责这起集体林权授权交易的长台村村委会郑主任说,通过林交所竞拍,林权增值幅度这么大,真是出乎意料。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让林权在更大范围开展交易,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更好地保护了林权交易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省内外林权交易咨询不断,林权交易需求日益旺盛,预挂牌项目不断增加。目前,该林权交易所已基本实现了集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目前已在安吉、东阳、庆元、开化、衢州、江山6个市县设立了分中心,开展林权网上交易试点,增值成效显著。其中开化、江山、庆元等地的林权交易日趋活跃,除林权交易外,活立木交易量也在不断增加。
  当林权与网络“联姻”之后,林权交易也不仅仅局限在省内,地域性得到了拓展。据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负责人介绍,来自四川、云南等地的大宗林权拥有者,因看中浙江充沛的民资,相继要求在该所挂牌交易。
  据统计,自去年12月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启动运行以来,已挂牌的林权项目累计达45项,涉及林地面积3.1万亩,挂牌总价超亿元。其中,网上成交项目32项,成交面积7698亩,成交金额3764万元,相比起拍价,平均增值达28.38%。
  接下来,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将以会员制形式全面整合各市县级林权交易中心,形成全省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凭证、统一交易平台、统一信息披露和统一监管平台的林权交易体系。
“联姻”之前,先要做好“功课”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后,林业发展迫切需要金融支持。近年来,我省在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方面作了大胆尝试:2004年8月,按照“政府扶持、协会牵头、企业参股、银企合作、市场化运行”原则组建的浙江信林担保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也是全国林业行业第一家担保机构,缓解了林业企业融资担保难;2005年,为破解金融机构与林业企业信息不对称难题,成立了杭州信林评估咨询有限公司;2007年,为推进全省林权抵押贷款的开展,又组建了国内首家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质的省级专业评估机构——浙江信林资产评估事务所。
  浙江信林担保公司成立7年来,注册资金从首期20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8000万元,实际担保资本1.5亿元,已累计为400多家林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提供融资担保38亿元,受保企业新增产值105亿元,带动88万农户创收;杭州信林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成立后,率先开展与国际接轨的林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不断推进林业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6年来先后评定了近700家A级以上林业信用企业,100多家省重点建设投标企业和优质信贷企业;浙江信林资产评估事务所成了农发行、建设银行、杭州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指定的专业评估机构,已累计提供涉及林地、林木、竹林、景观资源等国有、集体与个人林权转让或抵押的林权资产评估项目112个,涉及林木资产价值25.4亿元,落实银行授信10.1亿元,实际发放贷款6.9亿元。
  这一系列举措,对深化我省集体林权改革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的诞生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不仅能提供完善的森林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等服务,而且不断创新融资模式。
  在今年信贷资源紧缺、小企业融资难的大环境下,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与建行省分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建行网络贷款融资模式,双方合作推出“林贷通”,这是林业企业绿色融资产品的一种全新突破。首期推出的4款特色融资产品分别为:林权抵押贷款、电子商务速贷通、电子商务联贷联保、电子商务订单融资。“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通过‘林贷通’先后为浙江天振竹木开发有限公司、安吉辰宝竹胶板厂、安吉竹宏竹胶板厂完成了1.2亿元的融资计划,为林业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的绿色通道。”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负责人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