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我省油菜机收推广增速

  □见习记者 郑慧玲
  本报讯 伴着隆隆的农机声,7台油菜收割机在油菜田里来回穿梭,一株株油菜飞快地被收割机吞进肚里,脱壳的油菜籽自动流入袋中,机尾吐出的秸秆碎末均匀地撒在田里。这是记者5月31日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新桥村举行的全省油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上看到的一幕。
  当油菜收割机一停,人们就把袋子里的菜籽一把抓出来,察看油菜籽脱壳的完整性和清洁度。据省农机局有关专家介绍,油菜收割机集收割、脱落、筛选及秸秆还田于一体,每小时可完成3-4亩的油菜收割任务,损失率8%-10%,含杂率小于6%,破碎率在0.5%以下,大大提高了油菜收割效率。仁和镇益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沈兴连说,合作社今年种了1856亩油菜,全部采用机收,亩收割成本在120元左右,扣掉每亩40元的机械作业环节补贴,每亩只需成本80元左右。如果人工收割每亩成本要200元左右,算下来可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据了解,杭州市去年油菜机收面积3.49万亩,占全市油菜种植面积的6.3%,预计今年将突破5万亩。而在油菜机收推广较早的嘉兴秀洲区,去年实现机收面积1.23万亩,机收率达20.4%,预计今年机收面积将达1.8万亩。
  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等,推动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油菜收割机从2004年底的5台增加至去年的645台,油菜机收面积从2004年底的几千亩扩大到去年的17.2万亩,覆盖全省55个县(市、区),油菜机收推广速度加快。今年,全省将继续实施油菜机收每亩40元的作业补贴政策,预计实现油菜机收20万亩。
  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在现场总结会上说,虽然这几年我省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61.8%,水稻栽植机械化率已超过13%,相比之下,油菜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偏低,机械化收获水平仅6.2%,机械种植水平不足2%。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着力做好各方面工作,加快提高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