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库存珍珠,变成了“真金白银”

  “我当时质押的500万元珍珠原珠,现在的销售价值在1500万-2000万元之间,这真是得益于仓单质押了。”近日,在绍兴市珍珠仓单质押合同帮农工作现场会上,浙江唐萃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国庆告诉笔者,2009年底他将原来库存的珍珠拿到诸暨市金桥仓储有限公司,经过一番评估、鉴定、计算,从银行贷到了500万元钱,这笔资金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
  在珍珠企业云集的诸暨市山下湖镇,今年已有多家珍珠企业尝到了甜头。自2009年诸暨金桥仓储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办珍珠仓单质押贷款以来,目前已向42家企业发放了贷款,累计金额达1.703亿元。
珍珠企业抱团取暖
  “用珍珠原珠质押贷款这个想法,最初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到珍珠行业的时候就有了。”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詹新江说,当时原珠价格低迷,诸暨的珍珠产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虽然他们知道,珍珠的价格肯定会反弹,但没有流动资金就没法收购原珠,直接影响后面的产业链,导致整个产业链上都出现衰退。
  为此,工商部门和企业协商,提出创办珍珠仓单质押贷款的全新运作模式。2009年9月,由浙江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诸暨市金桥仓储有限公司,负责对质押珍珠的收取、鉴定、保管等工作,并及时向银行提供质押贷款的依据。
周转资金效益明显
  作为仓单质押的首批受益者,詹国庆说:“我当时质押的500万元珍珠原珠,现在的销售价值大幅增长,如果没有仓单质押,我很可能为了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而将原珠贱卖了。最主要的是珍珠低价贱卖后一方面扰乱了珍珠市场,还将对珍珠的相关产业产生极大影响。”
  当地一些珍珠企业都表示,自开展珍珠仓单质押业务以来,对解决珍珠经营企业融资困难、提升发展珍珠产业的信心、稳定珍珠价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仓单质押不仅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问题,为他们的短期融资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更是给他们创业提供更大的信心,这才是仓单质押贷款的社会意义所在。”詹新江说。 绍 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