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供销

曹娥江畔编织供销新网

——记上虞市供销合作总社

  □本报记者 曹丽娟
供销社名片
  头戴全国百强供销社、全省县级供销社十强光环的上虞市供销合作总社,是一个以社有集体资本为主体的商贸流通和为农服务经济组织,辖有10家基层供销社和15家直属企业,拥有百货、市场、医药、超市、房地产、液化气等10大经营板块和700多个经营网点。去年,全社实现总经营收入57.4亿元,商品零售额3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2亿元,上缴税费7727万元,社会贡献额2.8亿元。其经营业绩连续10多年名列我省供销系统前茅。由该社直属控股的绍兴百货业龙头——绍兴大通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规模、经营业绩跃居我省县市级百货商场之首,已成为浙东新商都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几年来,上虞市供销合作总社坚持服务“三农”与发展经济并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办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新体系,大力发展壮大社有经济,成功走出了一条“立足为农、面向市场、开放办社、多元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农村物流[亮点] 农资配送3年增长7倍
  今年头四个月,上虞市供销合作总社农资配送中心实现农资销售额1788多万元,大大超过3年前配送中心全年农资销售总量。
  近3年来,该农资配送中心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2008年底,它的农资销售额仅800多万元,而到2009年跃升到1900万元,去年实现4100万元,今年有望超过6000万元,再过两年,计划超过1亿元,跻身全省前5强。
  据农资配送中心负责人介绍,2009年前,上虞农资市场曾被绍兴、慈溪、余姚等地的农资公司瓜分,他们经销的产品在本地市场占有率不到20%。但目前,该中心产品在上虞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
  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该农资配送中心提出了向规模要效益的口号,联合全市8个基层供销社共同组建农资配送企业,实施“价格、标识、质量、服务”四统一,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他们引导全市155家农资供应网点争创农资放心店,不断拉长服务链,通过开展向种粮大户发放优惠卡,联合厂家开展产品展示展销,开通4条配送热线,实施全天候配送等,最终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信赖和欢迎。
[延伸] 整合资源,一网多用
  长期以来,农资供应在供销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农资市场全面放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新形势,上虞市供销总社注重发挥系统整体优势,推动基层社通过自营、联营、加盟等手段,积极与农资专业公司对接,形成农资经营的发展合力。目前,上虞75%以上的农业生产用肥是由该市供销系统供应的。
  上虞市供销总社以农资经营为基础,立足为农发展,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思路,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改造、整合、提升、优化,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主要经营服务方式,以专业公司为龙头,不断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新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供销特色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络,繁荣了农村市场,方便了农民购买,拉动了农村消费。至2010年底,全系统已发展农资、日用品、医药、再生资源等各类连锁经营服务网点728个,销售收入达18.89亿元。
关键词:基层社[亮点] 综合服务,开创基层社创建先河
  上虞百官供销社创办的梁湖镇南穴村综合服务社,通过对原所在村的日用消费品、农资放心店和村文化设施进行改造和周边环境整治,全力打造村务、商务、服务“三务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社建成后辐射周边的拗花山、任庄、前塘、吴家楼等村,服务农户1727户,涉及人口5298人,不仅开创绍兴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服务社创建的先河,也为绍兴地区其他县市综合服务社的创建提供了样板。
[延伸] “三位一体”,提升基层社活力
  近几年,上虞市供销总社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以基层供销社为主体,创办以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为主的多家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实践供销合作、农民合作、社村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去年,由其领办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1.04万户,覆盖基地3.66万亩,帮助农民实现销售额1.1亿元。
  如崧厦供销社领办的上虞市新海岸水产专业合作社,通过推广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技术,实施“五统一”操作规程,提高养殖水平和产量,并利用供销社系统优势,开展品牌宣传,开辟销售渠道,生产加工的雀嘴牌虾干,深受消费者青睐。2010年,合作社创产值3700万元。“三位一体”的目的是提升基层社的实力、活力和服务能力。上虞市供销总社注重保持基层社人员、网点、资产的完整性,强化基层社建设,通过市级公司与基层社对接,改造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业态,做大基层社农资、日用品、油品等三大经营业务,改善农村购物环境,发挥好供销社农村流通主渠道作用;设立100万元奖扶资金,激励基层社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打响为农服务品牌,目前全市基层社已创办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5个;解决基层社房产权属不清、户名不实等问题,提升基层社资产价值,抢抓上虞新一轮中心镇建设契机,以“商贸+房产”模式,启动建设城乡商贸综合体,拓展基层社经营服务阵地,大幅提升系统基层社实力、活力和为农服务能力。2010年,系统基层社销售、效益分别同比增长36%、51%,5家基层社销售超亿元,其中连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基层社、在2009年全省十强基层供销社中位列全省第一的崧厦供销社,更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商品销售额3.64亿元。
关键词:农超对接[亮点] 五项举措,打开农产品销售新天地
  去年11月,上虞市供销合作总社的舜地茶叶、晶梅杨梅、崧厦食品、小店王酿造、白马湖食品等5家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签署了农超对接协议书,其销售方是绍兴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控股)的超市龙头公司,包括浙江供销超市有限公司、绍兴大通超市有限公司、浙江雄城商贸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和绍兴市千客隆超市有限公司。
  本次农超对接的商品流通单位向农产品供应方承诺5项优惠措施,包括免除开户费、免收新商品进场费及一切合同手续费用;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优先进场销售;特殊产品可实行专区陈列;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协助开展业务等。
  农超对接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一下子拥有多个销售网络,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虞市舜地茶业专业合作社今年通过农超对接销售茶叶100多万元。
[延伸] 农超对接,创新服务“三农”载体
  所谓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近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推广平价商店。而平价商店之所以平价的关键就是农超对接。业内人士估计,农超对接至少可省掉3-4个流通环节,扣除每个环节的成本、逐利因素,农产品最终售价可降低20%以上。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上虞市供销总社为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投资3.5亿元实施农批市场改扩建,建成经营面积70338平方米,集批发销售、物流配送、信息化服务为一体,立足上虞、幅射周边县市的农产品综合市场——绍兴大通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同时,该社依托新建市场冷藏、物流、展示等功能设施齐全的优势,专门设立600平方米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免费为全市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500多个名优农特产品提供展示展销,辐射带动农户上万家。此外,上虞市供销总社每年都要切出100万元资金,用于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构建“农批市场+专业合作社+超市”的农产品销售平台,着力推进农超对接、产销对接,帮助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的农产品进市内外超市上柜销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