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5月19日上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省政府就推进新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代表双方签约。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诸葛彩华分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
供销社一直是农村流通的主渠道,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农村综合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
根据备忘录,全国供销总社和我省将发挥各自在政策、资金、市场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构筑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全省供销社系统实现总经营收入3000亿元,基本建成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能力。
全国供销总社将我省作为“新网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省,进一步加大对我省供销社工作的指导和推动力度。省政府将“新网工程”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加大财政对供销社的扶持力度,并在建设用地、规费征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双方鼓励支持供销社出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巩固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内引外联、资源整合、资本合作等方式,扩大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合发展机制。鼓励支持全国总社主管行业协会与我省相关协会加强合作,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推动行业发展。
双方重点合作领域包括:支持浙江供销社推进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我省作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份的优势,加快形成以区域性市场为龙头、产地市场、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和配送公司为支撑的农产品流通格局,构建覆盖广泛、农超对接、销售顺畅、运转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到“十二五”末,建成7家交易额超过20亿元、3家超50亿元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产业化营销模式和名特优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基本形成。
支持浙江供销社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以省农资集团为龙头,加快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仓储配送为枢纽、连锁网点为终端、覆盖全省的农资流通体系。到“十二五”末,全省农资经营服务网点达到9000家,覆盖80%以上行政村,市场占有率超过75%。
支持浙江供销社推进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供销社网络和经营优势,加强大型购物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农村零售终端建设,加快形成中心城区有购物商场、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体系。到“十二五”末,经营网点达到1.1万家,连锁经营额5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
支持浙江供销社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按照“贸易驱动、基地优先,一体化服务、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从回收、分拣到加工利用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到“十二五”末,再生资源经营网点达到3000家,销售额达到200亿元,6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市场交易。
支持浙江供销社推进浙江茶产业发展。以市场开拓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股改上市为契机,做大做精做深茶产业。到“十二五”末,发展茶叶原料基地40万亩,生产能力4.5万吨,茶叶销售6.5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
同时,支持浙江供销社系统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合作金融业务,支持浙江供销社所属高职院校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