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邓发:为邓小平和卓琳做红娘

  邓发是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保卫工作和干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广州起义,1930年9月,在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46年4月8日,邓发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作为邓发最疼爱的儿子,今年67岁的邓北生对父亲既陌生又熟悉。邓发牺牲时邓北生还不满两岁,对父亲的了解都来自于长辈的讲述,但对这些小故事却是几十年不忘。
  甘蔗当枪使,吓退特务
  1906年,邓发出生在广东省云浮县。由于家境贫寒,15岁就随五哥邓芳外出广州、香港等地谋生。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开始出现高潮,邓发参加了香港海员大罢工,以及闻名世界的省港大罢工,丰富的斗争经历使他成为工人运动的骨干。
  说起父亲,邓北生很自豪。在香港搞地下工作期间,邓发免不了被叛徒特务跟踪。一次,他又被叛徒盯上,走了好长一段路都甩不掉。遇到这种情况,许多人都会选择躲起来或者撒腿就跑。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冷不丁转身朝叛徒走去,没等那人反应过来,就迅速从裤袋里掏出一节甘蔗,朝叛徒身上一捅,说“赶快走,再不走小心我打死你”,特务以为是枪,吓得连滚带爬地跑了。
  有关广州起义,邓北生也讲得很生动。1927年12月,邓发参加了广州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危急之下他主动要求率领工人赤卫队到广州长堤一带阻击敌人,掩护起义部队撤退。在分头隐蔽时,他装病躲过敌人搜查。“在奉命回云浮老家隐蔽时,父亲又巧妙利用自己学到的炭相(用炭精粉作画)技艺,化装成炭相画师,带着工具和过去画的几幅炭相作品,通过了反动派岗哨的严厉搜查。”
  廖承志曾在《邓发同志》(载1946年4月19日《新华日报》追悼特刊)中评价:“他曾经在光天化日下与反动派鹰犬决斗过;曾经在数重侦探的跟踪之下,像侦探小说的英雄似地逃脱好几次;曾经在帝国主义警察厅正对面的房子中间,大摇大摆地开过会”,颇具传奇色彩。
  为邓小平和卓琳做红娘
  邓北生说,生活中的邓发非常幽默风趣,性格豪爽,“和他一起共事过的叶剑英、廖承志都说,他这个人风风火火,走到哪,哪就有笑声”。
  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战斗英雄还是个“大红娘”。邓北生说,毛泽东亲弟弟毛泽民和朱旦华的婚事,就是邓发一手撮合的;而邓小平和卓琳的结合,也是他牵的红线,并一手操办了婚礼。
  邓发见邓小平与金维映离婚后孑然一身,要替他找一个漂亮姑娘,一有空闲就拉着邓小平到处转。在战友的热心帮助下,邓小平还真的找到了意中人——卓琳。邓小平与卓琳的婚礼在杨家岭毛泽东的窑洞前举行。奇怪的是,素来酒量不大的邓小平有敬必喝,竟然不醉。“其实,这就是父亲做的手脚。酒阵摆开时,他不仅替邓小平挡酒,还弄了一瓶白开水充酒。为了给邓小平夫妇提供洞房,他还把自己住的窑洞腾出来。”
  邓发还有一个身份——“大厨”。每到周末,他就会让战友“打牙祭”,做广东名菜白切鸡、烤乳猪,手艺好得让人啧啧赞叹。邓北生说,1996年,杨尚昆在“四·八烈士”牺牲50周年之际回到延安时还指着一口井告诉大家:“当年邓发就是在这口井旁边烤乳猪给大家吃的!”
牵手怀孕妻子,走过万里长征路
  邓发和妻子陈慧清是一对革命伉俪。他们共同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一同走过艰难的长征路。邓北生说,邓发去世对陈慧清的打击很大,“他们太相爱了,母亲后来一直是一个人。”
  长征路上,陈慧清已怀孕。“在母亲的回忆中,这一路很辛苦,尤其
  对于女同志,一路上很不方
  便,上厕所都是就地解决。人
  们常常走着走着就睡着了,吃
  饭也能睡着。那时,父亲会照顾母亲的生活。”
  邓发所在单位优势之一是“打前站”,“所以很多老同志说,政治保卫局的装备是最好的,后勤补给也是最多的,所以我父亲看望我母亲时可能就会顺便带些东西,但并非针对一个人,而是照顾整个连队,照顾老弱病残。”
  而工作上的事,就算对再亲密的爱人邓发也必定严守纪律,“很多人和我说,想知道父亲的工作可以问母亲,可我问了,母亲也说不知道。由于那个年代的特殊性,人们的保密意识非常强。即使对着妻子,也绝不多说一句,夫妻之间工作上的交流是没有的,人们都主动地、自觉地去保密。”
  邓发去世后,陈慧清总会触景生情。“只要一看到能让她想起父亲的事物,她都会和我讲当年的故事。”
(摘自《南方日报》 曹斯 昌道励/文 2011年5月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