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农机化

钟亚春:农机服务的领头雁

  从承包耕种20亩荒田到领衔一个拥有20个社员、投资上百万元的农机合作社,象山县贤庠镇俞公岙村女农机大户钟亚春仅用了6年工夫,就完成了这个她曾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今年50岁的钟亚春是该县为数不多的女农机大户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她就将村里许多散户没有精力经营的农田要过来种,她顶着家人反对的巨大压力承包了20亩荒地,用自己柔软的肩膀,担负起播种、插秧、收割等全部的劳作。2004年至2006年间,她还相继复耕了村里及邻村80多亩荒田。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钟亚春,对水稻种植技术懂得很少,只能按传统方式进行耕作,秋后收获,平均亩产没有达到预期效益。但钟亚春没有灰心,她跑到了县农林局“取经”,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水稻的科学种植技术,粮食产量有了增产的良好势头。
  钟亚春脑子活、胆子大,这在周围村庄是出了名的。2006年,象山县水稻机插才刚刚开始搞试点工作,钟亚春就从承包田中划出100亩搞试点,引进了该县第一台洋马VP6型高速插秧机,水稻机插试验很成功。那个时候,别的种粮户都担心机器有风险,谁也不愿意花大价钱去冒险。2008年,钟亚春在尝到了机插的甜头后,主动推广给全县的种粮大户们。此后,插秧机在该县逐步推广开来,也让种粮大户们收获了可观的效益。这让钟亚春更相信了科学技术,坚持走机械化种田之路。
  2009年,她看到不少种粮大户的农机经常闲置,而许多农民散户的田却得不到及时的机械化服务,于是萌生创办一家农机服务组织的想法。这一想法立即得到8位大户的积极响应,她随即带头成立了象山丰盈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7年的摸爬滚打,钟亚春的水稻种植规模日益扩大,去年她承包了400多亩地,并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库房。如今,该合作社社员从6个发展到了20个,大徐镇、涂茨镇的一些大户也加入了由她领头的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插秧机、收割机、育秧流水线、拖拉机等农业机械80多台(套),“丰盈”农机“五统一”(即实行统一育秧、机插、耕作、植保、收割)服务面积已超过5000亩。
  钟亚春说:“既然国家给了大户这么多优惠政策,我们就要为粮食生产多做贡献,创办农机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提高农机使用率,减少抛荒田。”
邹超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