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下跌,从菜农到菜贩都说没赚到钱,钱到底被谁赚了?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通过调查,很容易看出蔬菜流通要经过哪些环节,在每一环节“升值”多少。流通环节的成本显而易见。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受影响的不只是菜价。从调查可以看出,物流成本中的大头,如油钱、过路费、进场费等,通过不同名目,最终都流入了政府部门或国有垄断企业手中。
其次,调查还发现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现象,去年底以来各地政府为了抑通胀而采取的种菜补贴措施,实际上可能干扰了市场信号,影响了农民的种植决策。这也可以部分解释,在种子、化肥等成本逐年升高,种菜几乎不挣钱的情况下,农民为什么还大面积种植同一种蔬菜。除了菜农信息滞后、跟风种植之外,有形之手的不当干预,也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破解菜价周期波动的怪圈,是个系统工程,很难“一招制敌”。政府对种菜农民的支持,也应科学调整方向,标本兼治,更加重视物流、仓储、信息服务等基础建设,帮助农民发展合作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增强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此外,还要逐步提高蔬菜、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议价能力。
(据新华网 丁永勋/文 201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