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养生

春末夏初毒虫猖獗 医生支招做好预防

  •   春末夏初,随着气温升高、湿气加重,各类毒虫也开始进入活动高峰期。从医院传来的消息看,最近被毒虫咬伤的病人逐渐增加,仅杭州市中医院,每天就有20多例。医生提醒,一旦遇到虫子叮咬出现刺痛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引发严重症状。
    一晚上收治了8个被蜈蚣咬伤的人
    “真是创下纪录了,一晚上,就收治了8个被蜈蚣咬伤的病人。”近日,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主任指着急诊记录本说,最近被毒虫咬伤的病人越来越多了。
      5月3日凌晨4点多,家住清泰街的何女士被家人匆忙送到市中医院急诊,他们还将“闯祸”的蜈蚣打死后,装在塑料袋里一起拿来。何女士的左手臂肿得老高,上面还有不少血印。
      何女士说,家里住的是老房子,有点潮湿。因为害怕滑倒,她半夜起来上厕所前,伸手去摸墙上的电灯开关,可是开关还没摸到,突然感觉手臂一阵刺痛,就下意识地一拍,然后打开灯一看,原来是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大蜈蚣。被吓坏的何女士赶紧喊醒家人,一起打车赶到医院。
      医生支招:这个季节因气温高、屋内湿气重,常吸引一些喜阴毒虫潜伏家中。蜈蚣就喜欢躲在角角落落里,一般它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是人类不小心碰到它。蜈蚣的毒性以酸性为主,被咬后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皮疹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呕吐、过敏性休克等。所以,在被咬后可以先用肥皂等碱性物质中和,最好用那种老碱肥皂,也就是俗称的“臭肥皂”。
      另外,要做好预防。端午节悬挂的菖蒲和艾叶,对于驱除毒虫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茉莉花、米兰、薄荷或玫瑰等,毒虫会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退避三舍。
    去溪水河沟旁易被蜘蛛咬伤
      除了被蜈蚣咬伤的,还有被毒蜘蛛咬伤的。“五一”小长假期间,黄先生和一帮朋友去九溪玩,玩到兴起时,大家脱了鞋子,在溪沟边嬉水取乐。黄先生突然感觉脚背上一阵刺痛,低头一看,一只大蜘蛛快速爬过他的脚背。他当时想,虫子咬一口也没什么关系,可第二天却发现脚越来越肿,而且感到一阵阵刺痛。不久,伤口处皮肤溃烂化脓,还发起了低烧,这才上医院治疗。
      医生支招:绝大多数蜘蛛都有毒腺,但蛛毒往往含有神经性毒,人被咬后,可能当时只感觉到针刺一下的疼痛,要等2个小时或更长时间后,毒素才会蔓延开来,人才会有异样感觉,弄不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被蜘蛛等毒虫咬伤后,只需用酒精或风油精擦擦就了事。其实这种做法一点帮助都没有,正确的做法是用氨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然后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树木茂密处要当心马蜂蜇人
      最近,袁先生的单位安排他们进行野外拓展训练。训练中,袁先生一个人钻进一片密密的竹林里,突然“啊”的一声惨叫,伙伴们就看见他冲向路边,大呼救命,然后昏倒在地。
      袁先生被送到医院后,才醒过来。他说,当时有好几只蜂围在他头顶,也不晓得哪只先发起了攻击,接着其它几只也群起而攻之。
      医生支招:从临床表现来看,袁先生应该是过敏体质。根据描述来看,攻击他的应该是马蜂。它的毒素中有两种成分:一种是酸性成分,一种是碱性成分,而后者对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其次马蜂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两类,可引起人的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如果蜇到人血管,也会有生命危险。
      现在是土蜂、马蜂出没较为频繁的季节,晨练的人或游客上山、前往景区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要擅自去钻一些没有开辟过的树丛。农民朋友上山劳作时,也要注意避让马蜂。如果碰到马蜂袭击,要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原地趴下,千万别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马蜂的攻击。如果被马蜂叮咬,要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在就医途中,可以自己先把伤口处的毒血挤出。
    何丽娜 徐尤佳
    相关链接
    蛇伤的野外救治
      蛇伤急救前期处理可归纳为8个字:冷静、结扎、冲洗、排毒。
      1.冷静:被蛇伤后不要惊慌,忌乱跑以免血液循环加快,加速毒素的吸收。
      2.结扎:被蛇伤后可用茅草、布条在伤口上10-15厘米处结扎,以阻碍静脉血回流,减慢毒素的吸收,但不可长时间的结扎,以免患肢缺血坏死,以30分钟左右松解一次为宜。
      3.冲洗: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伤口。
      4.排毒: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尽力挤压伤口以排出毒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三棱针刺伤口及八邪穴、八风穴放血排毒,但注意的是被五步蛇咬伤切忌盲目放血排毒,以免伤口出血不止。
      经过以上的处理虽可祛除一部分的蛇毒,但不可轻视,必须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