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丽娟)因我省经济作物多、复种指数高,近几年,复合肥、高端肥用量逐渐增加。春耕期间,全省农资供求基本平衡。同时,由于化肥等农资生产成本高企短期内难以改观,价格总体稳中上涨的可能较大,但上升幅度不会很大。
浙江惠多利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达会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经济作物的增加,农田复种指数的提高,我省化肥使用品种结构逐步调整,其中尿素、碳铵等单质肥需求比例有所下降,高端肥、叶面肥、专用肥需求增大。如叶面肥虽然价格高,但浓度高、用量少、经济高效,被较多地应用于经济作物。
陈总说,我省化肥生产资源不足,自去年镇化尿素停产后,省内大化肥(尿素)生产企业只剩巨化一家。通过巨化技改提高产能,工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基本能满足需求。目前,省内年尿素需求量近80万吨,惠多利能提供55万吨左右,约占全省年尿素需求量的70%左右。
据了解,今年春耕期间,我省化肥需求为120万吨,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春耕作物对口用农药需求为2000吨,大棚膜、农地膜需求1.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预计春耕期间化肥可供总资源129万吨,可基本满足省内需求。此外,农药库存总量约1.5万吨,可供春花作物对口用药2500吨,也可满足省内需要。农膜现有库存6000吨,加上省内生产和省外采购,春耕期间可供1.9万吨。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把增加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尤其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必将带动化肥产业持续向好发展。说到近段时间的化肥走势,陈总介绍说,国内化肥产能过剩,但因生产成本上涨,近期化肥价格虽然较去年同期要高,但总体平稳。
另据浙江农资集团金泰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升华介绍,近几年,我省农药行情平稳。省内供应的农药30%-40%来自进口,本省生产的农药不到30%。与大化肥相比,农药生产门槛低,总体供大于求。除特殊产品外,普通农药一般不太会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