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济锡(中)宣布春耕支农惠农送服务活动启动。 见习记者 郑慧玲 摄
本报记者 曹丽娟
供销社对农民朋友来说,既熟悉又亲切,它不仅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帮助销售农产品,而且把农村日用消费品、药品连锁超市、便利店开到了农民家门口,甚至还能为农用车辆加油等。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内需扩大,供销社与农民生产、生活将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供销社是如何为农服务的?“十二五”期间,它将给农村、农民带来怎么样的变化?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省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史济锡。
记者:供销社与其他涉农部门相比,有什么特点?您对供销社服务“三农”怎么看?
史济锡:供销社作为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经营与服务双重属性。这决定了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关系,确立一手抓为农服务,一手抓社有经济的指导思想,在经营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促进经营。
为农服务是做好供销社工作的首要前提。坚持为农服务不能只是个招牌,而是应当成为统领供销社各项工作的“纲”。具体地说,就是要在谋划发展战略上,把为农服务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在工作部署上,把落实各项为农服务举措作为首要任务;在政策扶持上,把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措施作为重要抓手;在业绩考核上,把为农服务的成效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准。
记者:“十一五”时期,供销社面临了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这5年应该说是极不平凡的5年。请您介绍一下供销社在过去5年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史济锡:5年来,全省供销社牢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经营、组织、服务创新,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成为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10年底,全系统共发展各类连锁企业216家,经营网点近2.4万个,实现经营额31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30%、285%和249%。农资、日用消费品等业务在农村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发挥,农资供应量稳定在全省的70%左右,日用品网点占农村网点总数的1/2强。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发展势头强劲,农批市场达到64家,年交易额347亿元,比2005年增长14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迅速发展,年购销额达到158亿元,是2005年的6.9倍,初步形成了基地+网络的综合利用体系。
为农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浙江省供销社系统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试点。到2010年底,全系统共发展专业合作组织1750家,年销售额1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45%和85%,入社社员14.7万户,联结农户118万户,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等各类认证853个,187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逐步发展壮大,总数达到1017家,年销售额10亿元。发展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5家,比2005年增加10家,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增长104%。组建农信担保公司36家,累计担保额超过80亿元。
社有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全系统实现总经营收入2100亿元、上缴税费31.5亿元、利润23亿元、社会贡献额79.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17%、194%、154%和148%;所有者权益达到200亿元,增长82%。全系统有13家企业进入全国系统“百强”。
记者:“十一五”的成绩令人鼓舞,也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二五”期间,供销社重点将开展哪些工作?
史济锡: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化同步”的总体部署,重点是加快推进供销社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要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打造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农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结合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从规划入手,以龙头带动,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加快形成以区域性市场为龙头,产地市场、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配送公司为支撑的农产品流通格局,构建覆盖广泛、销售顺畅、运转高效的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上接B1版)
着力强化供销社服务功能。供销社上接生产下连市场,要充分发挥流通优势,以产品销售、供销合作为基础,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深化“三位一体”的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为农服务平台。要把开拓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功能作为供销社未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和增长点。积极参与中心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一村一品、一村一社、一村一店的专业合作村的创建活动,根据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新需求,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的工程建设要求,切实抓好“千村千社便民工程”建设,在全省2000个中心村或较大行政村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突出重点增强为农服务的能力。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系统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十二五”期间,全系统将组织实施单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56个,其中重点抓好50个带动和影响力大的重大建设项目,为壮大供销社经济实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记者:供销社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您认为,做好供销社工作关键靠什么?
史济锡:供销社工作确实点多面广、千头万绪,这就要讲究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何任务也只是空谈一顿。”对如何做好供销社工作这个问题,我曾在省供销社六届九次理事会议上讲过四句话,即:围绕大局,加强服务;体现特色,发挥优势;明确定位,争取支持;善作善成,务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