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一年四季中国兰盛开的时节。近日,在路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台州市第十三届兰花博览会上,1000多盆春兰、莲瓣兰、建兰、寒兰、蕙兰等竞相绽放,将会展中心点缀得妩媚绚丽。
兰花虽然如往日般芳香娇艳,但兰市似乎并不都灿烂。据了解,今年春兰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多年前一盆极品兰花要价几百万元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而蕙兰价格却一改往日平稳的态势,表现得有点坚挺。
现象:
春兰价格缩水 交易量回升
在台州搞建筑的曹先生笑着说,他是趁现在兰价低,过来“拾宝”的。据曹先生介绍,之前他花了不到1000元,购买了7个春兰品种、20多苗,绝对物有所值。要是在4年前,这得花几万元。
我国兰花一直以江浙一带的春兰和蕙兰著称于世,因此,省内春兰、蕙兰价格也成为国内兰花产业发展的风向标。“4年前3.5万元一苗的春兰‘碧瑶’现在只要500元,春兰‘桂回梅’从以前2500元一苗跌到了150元,过去10多万元一苗的春兰‘盛世牡丹’现在只卖到1万元左右……”玩了几十年兰花的郑先生一谈春兰,犹如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来。据悉,郑先生原来价值30万-200万元的春兰,现已缩水约9成。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舟山。兰花爱好者方志富种了几百盆兰花,这次他特地挑了四盆,参加了日前在舟山市普陀区举行的一次兰花展。“这盆虎蕊五年前价值十几万元/苗,现在跌到了2000元/苗。”方志富感慨道。仁德山庄兰花合作社负责人俞国强种植的“佛音梅”在这次普陀兰花展上获得了金奖。他说,这是他2006年从定海以6万元/苗买来的,现在也降到了几千元。
舟山市绿化办副主任卢忠米告诉笔者,今年舟山兰花价格稳定在一个较理性的水平上,交易量逐渐回升。“当然稀有品种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例如这次的特等奖‘开源’,虽然价格缩水了不少,但仍可叫价10万元/苗。”卢忠米说。
尽管春兰价跌,但蕙兰价格坚挺。例如,蕙兰传统名品“大一品”已由去年的300元一苗上涨到今年的400元一苗,而且现在带花的“大一品”在市场上很难找到。
原因:
炒作浪潮减退 育兰技术提高
谈到为什么春兰价格下跌、蕙兰价格坚挺时,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春兰组培技术已攻克,加上春兰繁殖快,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价格自然跌得快。至于蕙兰,现在组培技术还不成熟,且蕙兰发苗率低,加上不易开花、品种少,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价格相对保持稳定上涨态势。
提起四五年前的兰市,卢忠米说当时兰花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涨势,一盆极品花卖到了几百万元。现在炒作风退潮,兰花价格逐渐恢复了理性,这才是正常的。
舟山兰花协会副会长吴永岭认为,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想要买到以前那些名贵品种的兰花,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花费巨资了。通过育苗,好的兰花可在短短几年内“遍地开花”。例如“大富贵”,通过杂交、超声波等现代化技术,开出的花特别漂亮。
上述观点得到了省兰花协会相关负责人的印证。这位负责人说,现在杂交、组培技术较多地应用于春兰栽培,如此培育的产品与原生种春兰的自然品性很接近,这也减少了专业玩家炒作的概率。
措施:
走产业化之路 保护兰资源
卢忠米对兰花市场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种植兰花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比其他农产品要高得多。一盆兰花几百元、上千元,甚至上万元,效益还是不错的。”卢忠米说。
他认为,舟山发展兰花产业,首先要走产业化之路,比如以合作社、兰园的形式发展。“今年在舟山市的‘十二五’规划里,适时地为花卉业的产业化发展确定了目标。”其次要保护兰资源。作为我省有一定数量野生兰花地区之一的舟山,兰花资源丰富,气候、土壤特别适合兰花生长繁殖,保护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第三要弘扬兰文化。“就像这次普陀举行的‘幽兰雅集’活动,以兰花为平台,使兰文化与舟山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精美结合、相得益彰,促进兰花产业发展。”卢忠米说。
省兰花协会相关负责人说,2000年前,我省每年可出十几个像样的兰花品种,但现在每年只有2-3个,这是兰花种质资源减少造成的。就兰花产业而言,保护资源,走产业化之路至关重要。 (陈道平 黄银凤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