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从出栏到上市,一头猪要过哪些关

  记者现场感受浙江畜产品安全监管
本报记者 陈小平 通讯员 徐宏波
  近期,双汇“瘦肉精”事件又把生猪养殖业推上了风口浪尖。“问题猪”会不会“流窜”到浙江?“瘦肉精”会不会“阴魂不散”?我省如何保障生猪养殖质量?3月24日,省农业厅召开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在常态化监管基础上,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措施、最扎实的作风,落实好各项监管措施。
  在这样一个非常时刻,日前,记者走进我省部分养殖场、屠宰场,现场感受畜产品安全监管。
出栏前,查档案、验耳标、检测“瘦肉精”,一样都不能少
  3月24日一大早,金华市开发区苏孟乡动物检疫员胡金洪就来到金华市金丰圆养殖有限公司,为该场即将出栏的53头生猪实施产地检疫。
  老胡详细查看了该批生猪的养殖档案,了解了该批生猪日龄、治疗用药、免疫、饲料及添加剂使用、抗体检测、“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督抽查等情况,又检查了每头猪的健康状况,查验了耳标情况,最后拿出3个小杯子,在饲养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采集了3份生猪尿样,进行“瘦肉精”现场快速检测。
  5分钟后,胡金洪看到检测结果是阴性后,开具了动物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合格证明,在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上认真填写了货主、动物种类、数量、用途、启运地、到达地、有效期等信息,监督养殖场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仔细消毒后,出具了车辆消毒证明,这车猪才终于能跳出“栏门”,安心奔赴目的地义乌。
  胡金洪说,他是昨天接到养殖场老板王根清的电话申请的,约好时间就赶过来了。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金华已全面禁止调入河南等地生猪,本地屠宰企业对本地生猪需求急剧增加,收购价也有所上升,养殖场(户)卖猪量增加,有时一天要卖好几批,所以这几天他特别忙。
调运前,要报备审核,不是哪里的猪都进得来
  3月24日下午4点,一辆挂江西牌照、满载生猪的大卡车徐徐驶入了位于杭州五和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滨江屠宰场,这是杭州主城区唯一的一家生猪屠宰场。
  这车猪的业主是杭州江干区彭埠镇的贩销户吴有法。记者从五和公司报验点的电脑报验系统上看到,这车猪共有200头,来自江西鹰潭市余江县,途中在杭宁高速公路长兴站进行过检查。
  车辆刚一停稳,工作人员就对车子进行了喷雾消毒,检疫员吴荣兵则迅速对该车猪的产地检疫合格证、准运证、车辆消毒证明、车牌号、生猪数量、耳标等进行了仔细查验,并用梯子攀上卡车,仔细观察生猪的健康状况,确认没有异常情况后,才在检疫合格证明上敲下“报验验讫”印章,允许生猪卸载。如此,这车猪算是叩开了进入杭城市场的第一道大门。
  报验点负责人刘国明告诉记者,杭州市较早开展了调运报备报验工作,经销商要从外地调入生猪,必须提前向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备,审核通过了才允许调运。审核的内容,主要是看动物及其产品是不是来自省、市规定禁调的地区。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杭州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孙达告诉记者,相比与活猪,杭州市场对冷鲜肉调入的审核更为严格,冷鲜肉必须是来自该局备案的供应商,目前一共才60多家,这些供应商,该市农业、商贸等部门每一家都联合实地考察过。
屠宰前,“瘦肉精”再抽检,“问题猪”没空子可钻
  还是这车猪,在检疫员紧张检查的同时,屠宰场检测员陈卫芳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她仔细抄下车牌号、来源地、生猪数量等相关信息。
  她告诉记者,等生猪卸完进待宰间后,她们就要对这些猪进行“瘦肉精”抽检。“这是市政府规定的,我们屠宰公司必须对每批宰杀的生猪进行‘瘦肉精’抽检,上头规定的比例是5%以上,我们一般抽检7%,这两天河南发生了‘瘦肉精’事件,我们抽检比例提高到了10%。这车猪一共200头,等下我们要抽检20头。”“屠宰场抽检的生猪尿样,我们要求保存4天以上,我们也对屠宰场抽取的生猪尿样再进行抽检。”杭州市畜牧兽医局畜产品安全监管处处长袁谦告诉记者。据其介绍,不管是屠宰场还是市局抽检到的“瘦肉精”阳性猪,都必须无害化处理,连上屠宰线的机会都没有,而来源地会立即被列入禁调范围。
  晚上七点半左右,滨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驻屠宰场检疫负责人缪炜拿到陈卫芳提交的“瘦肉精”抽检合格报告单后,签发准宰通知书,屠宰场先进的自动化屠宰流水线就开始运转。随着一头头生猪进去、一片片白肉出来,驻场检疫员们又按照头部、肠系膜、心肝肺、胴体初检、胴体复检、寄生虫六个岗位分工开始屠宰检疫,各个环节都没有问题,最后才盖上蓝色检疫验讫印章,开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经过了这一道道关口的重重考验,第二天一大早,这些安全、健康的新鲜猪肉终于出现在了杭城各大超市、农贸市场里,跟随马大嫂们“走进”家门,“走上”餐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