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单一经营模式渐失竞争力

嘉兴南湖区农家乐转型寻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朱弼瑜 王 筱)“有没有谁去采过草莓啊,哪里比较好?”“我也准备周末去呢……”这两天,嘉兴市区翰林府第居民QQ群中,不少居民都在讨论去哪个农庄采草莓比较好。
  进入3月,农家乐的旺季即将到来,而就在这个时候,嘉兴最早开设的大规模休闲农庄——华庄生态农业园突然关门谢客。这个曾经创造过年门票收入400万元佳绩的先行者猝然“休克”,让南湖区很多业内人士在震惊之余开始审视:南湖区的农家乐走向将会如何?
  大桥的神农百草园、七星的周家庄、余新的渔里农庄、凤桥的三星村农户……这几年中,农家乐也曾一度在南湖区“遍地开花”。而现在,神农百草园的饭店已经歇业;渔里农庄则只有饭店、垂钓和动物喂养等依然运作;清园生态农庄以单位接待为主,散客光顾并不多;三星村的农家乐虽然在桃花节期间赚得“盆满钵满”,却也是只有一两周的热闹。“嘉兴应该也能做出平原水乡自己的特色农家乐来。”嘉兴市农经局法规处处长胡友根认为,随着高铁开通,独特的区位优势应该能为嘉兴的农家乐带来更多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的客源,关键在于休闲项目在时间上要能相互衔接,内容上要丰富、要有特色,要学会向一些旅游企业和节庆活动借势。
  作为南湖区开设最久的休闲农庄,2006年开张的周家庄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准确定位、每年推出一些新项目并及时调整方向,正是这个农庄能坚持下来的关键。开业以来,除了野炊、儿童游乐、农家菜品尝等传统项目外,周家庄陆续引进了黑陶制作、彩弹射击等项目,开辟大棚采摘园区,让各类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4月初,这里还将推出“小毛驴开心市民菜园子”。“吃农家饭、钓鱼这样相对单一的模式显然不行了。”区三产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现在南湖区着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对农家乐发展是个好时机,农家乐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更加突出特色化、功能化,进行差异化竞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