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核辐射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虽然受天气条件影响,福岛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在中低层大气主要朝东北方向扩散,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影响区域为日本东部及其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暂时不会影响我国。但辐射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计算机、电磁炉、微波炉在给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辐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辐射呢?吃哪些食物有助于人体预防辐射?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辐射的危害
浙大食品科学和营养学专家朱加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剂量的核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在自然界中就存在,如大阳光中就有,大剂量的核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朱教授说,大剂量的辐射除了会氧化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以及水等,生成大量的自由基,促进人体的衰老,改变DNA等遗传物质外,对人体内能量代谢也有影响,会抑制脾脏和胸腺线粒体的功能,降低人体内酶的活性等等。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会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一旦遭遇核辐射,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省中医院ECT科主任张丽霞说:“辐射强度一般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放射源越远,辐射强度就越小,同时注意屏蔽,一般情况下手机没有信号的地方辐射也较弱,如地下室、防空洞等。如要进出核污染地区,一定要穿防护服,并及时淋浴,清除核污染。”
对于日本此次核泄漏,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吃的海产品会不会也受到污染?对此,复旦大学大气环境专家陈建民教授表示,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此次核泄漏事件对日本的海洋生物造成了直接影响。但是,一些污染物可能会经过食物链,残留在海洋生物体内,进而进入人体,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严重的危害,因为它的残留剂量会非常小。
这些食物帮你
防辐射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饮茶有抗辐射的作用,能减少计算机荧光屏X射线的辐射危害。茶中富含的茶多酚(50%)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并与其结合后排除体外。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多吃以下几类食物来预防辐射。
番茄红素
代表:番茄、西瓜等红色水果。
番茄红素在很多红色水果中都有,以番茄中的含量最高。番茄红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植物黄金之称。
推荐餐单:番茄炒鸡蛋。由于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经过油烹饪后吸收更好,同时加热也可以促进番茄红素的释放。
脂多糖、维生素A原
代表:绿茶、绿豆等。
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也同样有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绿豆、绿茶中含脂多糖、维生素A原,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物、加速新陈代谢,可有效抵抗各种形式污染。
推荐餐单:绿豆汤、绿茶。民间素有“绿豆汤解百毒”之说,每天喝点绿茶和绿豆汤,不但能摄入抗辐射的有效成分,还能补充水分,加强代谢。
硒
代表:芝麻、麦芽和黄芪;龙虾、金枪鱼等海产品;大蒜、蘑菇等。
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是通过阻断身体过氧化反应而起到抗辐射、延缓衰老的作用。含硒丰富的食物首推芝麻、麦芽和黄芪。
推荐餐单:黑芝麻糊。芝麻不仅富含硒,还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双管齐下,功效更强。
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
代表:各种豆类,橄榄油、葵花子油;鱼肝油、动物肝脏;鸡肉、蛋黄;西兰花、胡萝卜、芥菜、卷心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鲜枣、橘子、猕猴桃等新鲜水果。
维生素E、维生素C和天然胡萝卜素都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有效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损害,从而避免细胞发生癌变。长期食用胡萝卜,能使人体少受辐射和超量紫外线照射的损害。目前国外还将天然胡萝卜素用于化妆品中,发挥其防辐射,保护、滋润皮肤和抗衰老作用。
此外,新鲜的蔬果具有抗辐射作用,还在于它们可使血液呈碱性,溶解沉淀于细胞内的毒素,使之随尿液排泄掉。
推荐餐单:胡萝卜炒西兰花。β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需要用油炒,才更有利吸收。
(记者 徐碧芳)
相关链接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