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春节招工有“奇招”

  农历正月初四,我来到诸暨市三都镇的高中同学家游玩,意外碰上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三都镇三宅村村民郦云家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原来,郦云打工的温州市莲子制衣厂经理带人亲自到她家里拜年来了。“这让我既感到意外又很感动,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厂领导不远千里到普通工人家拜年,这在郦云的打工生涯中可是头一回。“不过,我也理解,老板来给员工拜年是一个由头,他们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拜年争抢工人。”
  招不到工人就没法开工。2011年春天,“缺工”这个词又一次开始越来越多地为大小私营企业主所提及。仿佛一夜之间,农民工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紧俏商品”。
  前来边拜年边招工的温州莲子制衣厂经理赵宏云说,他们的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力紧缺,一些国外来的订单不敢接手,因此劳动力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他感慨地说,现在厂里招工越来越难了,以前招工是要多少有多少。厂里如果缺工人了,只要在厂门口竖一块“招工”的牌子,就会有人源源不断地上门来求职,招满之后的一个多月里还会有人经常来询问是否需要工人。现在却要跑到劳动力富余的农村上门招工,竞争和压力可想而知。“今年厂里准备新上一条生产线,需要再招300名工人。为了保证节后企业能按时开工,正月初四开始,公司人事部的员工全体出动,放弃过年的休息时间,兵分三路,千里迢迢来各地农村招工。”
  赵宏云说,为了能稳住老员工,厂里春节前还给每个员工发出慰问信和邀请函,而且,这家企业为了吸引工人,还对春节后进厂的员工开出了特别优厚的条件,比如报销员工返厂路费,为夫妻提供单独宿舍,在宿舍安装柜式空调,免除员工的伙食和住宿费,调高成品人工费,开展优秀员工评选、设立老员工奖励等措施,这对农村务工人员很有吸引力。几天来,他带领的招工组马不停蹄的在务工人员中走访拜年,通过老员工的宣传和发动,仅在三都镇就招了近100人,这让他这次“拜年招工”之行收获很大。
(本报记者 陈鎏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