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黄岩一农民获国家“斯巴鲁生态保护奖”

他8年收容救治500多只野生动物

  “大家好!”“老板好!”在黄岩院桥镇洋岙村台州秀岭野生动植物发展有限公司,十几只鹦鹉、八哥跟着他们的主人王达秀学说话。
  王达秀不仅会养动物,更会救治动物。从事野生动物保护8年多来,他收容救治了500多只野生动物。不久前,他还拿到了一个全国大奖——“2010年斯巴鲁生态保护奖”。
  据悉,“斯巴鲁生态保护奖”是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已连续举办三届。2010年,全国仅70人获此奖,我省有3人,他是其中唯一一个农民。在台州,他也是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个人。
小学没毕业的农民成了动物专家
  王达秀今年56岁,黄岩院桥人。“我是个农民,小学还没毕业。”但在这位农民家里,藏书上百本,这些书都跟动物有关。
  从小就喜欢动物的王达秀,真正接触野生动物,是在他十五六岁时。“那时,捡到一些鸟蛋,然后用母鸡去孵,孵出来后再把它们放飞。”喜欢动物的王达秀还有一个爱好,喜欢做动物标本。在他的公司,有好几百件标本,不少是他自己做的。“这是绿孔雀,这是环颈雉,这是白鹭……”对于这些宝贝,王达秀如数家珍。他最珍贵的标本是一只巨蜥,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一个农民怎么学会做动物标本?“自学的,不懂就看书,还可以去问老师、专家。”在他25岁时,他做出了第一个标本,是一只被当地猎人打到的环颈雉。
  因为热爱动物,王达秀不断学习,成了民间动物专家,一见到某种动物就能叫出名字。台州市林业局林政处副处长牟华斌说:“老王虽然不是科班出生,但实际经验丰富,有时候我们不认识的动物,他都认识。”
8年救治500多只野生动物
  王达秀喜欢动物,也喜欢钻研动物知识,在当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懂这一行。于是,村民们遇到一些受伤的野生动物,都会送到老王这里来治疗。
  1993年,有关部门在黄岩长潭水库检查小餐馆时,发现了一只貉。因惊吓过度,貉不愿意吃东西,于是,貉被送到了王达秀家。通过精心喂养,貉长得肥肥胖胖,随后被放生。这只貉正是老王第一次救治的野生动物。
  从1993年开始到2002年,他陆陆续续又救治了一些野生动物,每年起码一二十只。2002年,市林业局成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中心就设在王达秀的公司里。
  据牟华斌介绍,老王无偿提供场所设施,并承担救护中心的具体救护工作。救护中心每年会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十几万元的补贴,用于动物的喂养和救治。但由于救护中心的性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老王没有编制,没有工资。不过,这并不影响老王救治野生动物的劲头。
  救护中心成立后,王达秀救治的野生动物逐渐增多。到目前,他已受理救护各类动物500多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有4只。“2010年救了130多只动物,康复了的都放归大自然,留在这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
  王达秀说,救护中心为每只动物建立了专门的档案,从开始救治到康复放生,整个过程都逐一记录。救护中心里有专门的兽医,如果有野生动物收治进来,先由专门的兽医进行抢救,日常的观察和医疗工作则由王达秀及其家人做。在老王的带领下,如今他的老伴、儿子、儿媳都加入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除了救治野生动物外,老王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得最多的就是宣传。”牟华斌说。在王达秀的公司门口,你会发现,这里挂了很多牌子:台州市中小学生野生动物教育基地、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
教您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老王说,保护野生动物,市民可以从点滴做起。每年4月,是鸟儿的繁殖期,小鸟们出生后,鸟妈妈会教小鸟们飞。这时候,市民们很可能会碰到试飞不成功的小鸟们。“其实,小鸟掉地上后,市民最好不要去碰它们。”王达秀说,被人类碰了之后,鸟妈妈就会不要这些小鸟了。如果是在公路上碰到小鸟,市民可以用一根竿子将小鸟弄到路边,防止被车碾压。
  如果是碰到一些受伤的兽类,老王教大家:“千万别去抚摸,也许大家是好意,但小动物们会很害怕。”他提醒,最好用稻草或布隔一层,把动物放在笼子或纸箱里,然后等待专业救援。
(潘青青 卢金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