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红红的草莓火火的年

  春节期间,我去乡下走亲访友,不止一次地经过杭州市萧山区的红十线。在红山农场出口处,常看到公路两旁排列着不少卖草莓的摊子。那红红的草莓鲜艳欲滴,令人垂涎。摆摊人热情招呼着过往行人,他们被冷风吹得红扑扑的脸和水灵灵的草莓,为节日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一位中年男子的摊位前,我停车尝鲜,并与他聊开了。原来,他是一位来自建德市下涯镇大洲村的农民,在家里种草莓已有20多年,在当地也算是种草莓的一把好手。这位名叫赖炎发的农民不仅草莓种得好,而且颇有市场头脑。早在10年前,赖炎发受台州瓜农异地种瓜闯市场的启发,远赴武汉种草莓。不出意外,他喝上了异地种草莓的“头口水”,收入明显增加。得知信息的乡邻们也纷纷前来,在赖炎发的带动下,他们尝到了甜头。
  前年下半年,赖炎发又瞄准了经济条件较好的杭州市郊萧山区,包下7亩多地,搭起大棚种草莓。在赖炎发的指点下,我看到离公路不远处,一排排草莓大棚在夕阳下闪着亮光。他告诉记者,由于这里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他的草莓卖得很轻松,除了客商上门采购,他还在公路边设摊叫卖。用现在时髦话说,这还有点“形象工程”的意思。至于草莓价格,与建德当地相比几乎高出一倍,再加上赖炎发种的是眼下最“当红”的草莓品种——“红颊”和“章姬”,收入当然不错。赖炎发满脸喜悦地告诉我,现在这个季节每公斤至少卖到40元,亩收入2万元不成问题。
  为了种草莓,今年,赖炎发与老婆儿子一起,在异乡过了一个充满丰收喜悦的团圆年。到了年初三,他的女儿、外孙女和外甥女也从老家赶来,纷纷加入“侍候”草莓的队伍。新年里,赖炎发又有了新打算,他准备在草莓落市后种一季西瓜。他还与我相约,明年过年时,再来“晒一晒”收入账。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