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特多”人坐得起飞机买不起白菜

  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下面简称“特多”)生活了一段时间,笔者见识了不少新鲜事,比如当地人出门都会打“飞的”,但有时他们却会为买棵白菜犹豫半天。
  “特多”是东加勒比最大的“双岛国”,住在特立尼达岛免不了要去多巴哥岛。笔者本以为这么近的距离坐船就够了,没想到当地人却说要坐飞机。“特多”的总面积只有5000余平方公里,比上海还小,这么近的距离坐船不就够了?当地朋友笑着说:“坐船一是因为时间没有保证,而且要两个半小时。而坐飞机,准时、舒适而且便宜。”
  飞机从起飞到降落不到20分钟。关键是便宜,一张机票才150特元(1特元约合1.05元人民币)。“特多”是加勒比唯一盛产石油的国家,油价非常便宜,97号汽油4特元/升,柴油1.5特元/升。多巴哥岛上的不少人家都把孩子送到特立尼达岛读书,逢周末便打“飞的”来回。便宜的油价也使“特多”成为加勒比的航空枢纽。美联航、英航、法航、加航等均有直达航班。周边加勒比国家的居民要去欧美,多半需到特立尼达转机。
  “特多”真正贵的是农产品,其中尤以蔬果为最。在“特多”,大白菜可不是经常能吃得起的,一棵白菜三四十特元算是便宜的,而且还不一定有货。“特多”菜贵一是与生产有关,笔者发现,不光是菜,凡是外来的植物,要在特立尼达长出来,真不是件易事。笔者从加拿大带来的花种,埋进土里半年了,声息全无。从国内带来的紫茉莉种子,本是有泥就能开花的植物,可在“特多”一个多月才发芽,三个月只长了寸把长,最后还是死了。
  二是“特多”政府的政策并不倾向农业。独立以来,“特多”人就不想再种地。加上得天独厚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特多”人的心气儿跟着钱包直线鼓起来,政府的政策也倾向发展油气上下游产业、金融通讯等轻松赚钱的行业了。当然“特多”要发展农业人力也不够,且由于多山,大型农业机械也使用不了。与外来物种正相反,“特多”本地的植物生长极其迅速,扔在地里就能长。本地不乏特产热带蔬果,且产量甚丰。但基本上属于自生自灭,这样一方面导致物种发展不均衡,影响了蔬果品种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无人采收。比如当地盛产的芒果,不少人家房前屋后都是,且四季不断地开花结果,但到了市场却是论个卖的,最便宜的也要一特元一个。有朋友开玩笑说,这里的果子在地上烂掉都没人理,只要有人拿个篮子捡一捡,就能赚不少。但当地缺乏劳动力,白捡的活儿都没人干。
(摘自《环球时报》杨海伦/文 2010年12月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