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品牌,现代农业的“金钥匙”

  见习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记者 程益新“以品牌倡导生态、以品牌宣示绿色、以品牌引领健康、以品牌提升竞争力,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月13日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开幕式上,杭州、青岛、成都、阿克苏和台湾南投县等10个城市共同签署《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杭州宣言》,提出要发挥好政府在农业品牌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传统、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创建品牌,吸引城乡资金、人才、科技等要素向品牌农产品集聚。
品牌意识深入人心
“现在的消费者,他们会看标签、看产地、看绿色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了。”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金定海言简意赅地向记者阐述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消费者都知道金华火腿很不错,但大家知不知道火腿的来源是什么、配料是哪些、制作工艺怎样?这就需要企业进行宣传。”金定海说,金华火腿在品牌宣传上就做得很不错,对消费者层层剖析它的制作过程,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所以知名度越来越大,美誉度越来越高。
  综观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我省农产品品牌已占据重要位置。数据显示,全国1522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浙江以117个的品牌数量位列第三,其中“庆元香菇”品牌价值43.78亿元,“三门青蟹”品牌价值32.02亿元,“舟山带鱼”品牌价值22.14亿元……“品牌构建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介绍说,“目前杭州已有农产品注册商标2151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只,品牌战略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品牌带来“真金白银”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还需勤吆喝。”品牌的意义不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包装,它带来的是效益的腾飞,是市场的话语权。宁波明凤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岳阳对品牌的作用深有体会,“开始注册品牌只是为了区别于市场上的其它甲鱼,但2007年‘明凤’拿到中国驰名商标后,效益明显不一样,别人的甲鱼40元一公斤也卖不掉,我的甲鱼400块钱一公斤还供不应求,公司销售额从原来的100万元提升到5000万元。”
  如果说一个企业农产品品牌的建立激活的是自身的效益,那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就能为整个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
  据庆元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2年“庆元香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成功后,“庆元香菇”的优势日益突显,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香菇销售额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2009年庆元县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超过14亿元,累计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约3亿多元,带动全县约7万人从事食用菌产业及相关行业,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集散中心。
  在象山县高湾村,村民看到市场上的优质枇杷价高货俏,也纷纷效仿种植,但是由于名声不够响,当地的枇杷销路不畅。2008年该村向国家商标部门申请注册“高湾”地理标志商标,“没想到市场这么认品牌,自从我给自家种的枇杷打上‘高湾’的商标,价格马上就翻了一倍多!”村民李伊永向记者感慨,去年枇杷丰收时,他每天销售1500多公斤的枇杷,承包的60多亩地产值达20多万元。
品牌宜与农节“联姻”
  近几年,农产品品牌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壮大我省农产品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在大会农产品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不少专家和学者都提出,各地应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农事节庆相结合,抓住本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发展品牌。“我省特色农产品资源很丰富,如临安山核桃、西湖龙井茶、诸暨香榧等,但近几年这些具有我省本土特色农产品在周边省份被快速推广,如安徽宁国山核桃就冲击着临安山核桃市场,这就对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分析,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做好政府支持、提升质量的同时,可充分利用农产品的历史文化特点,通过举办农事节庆的方式来宣传推荐农产品,推进品牌的认知度。
  在2010年中国农业节庆影响力排行榜上,记者发现,仙居杨梅节、三门青蟹节、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安吉白茶节等我省知名农事节庆的背后,都有一个响亮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如仙居杨梅、淳牌有机鱼、安吉白茶等。事实证明,节庆的举办扩大了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农产品品牌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特色节庆的壮大。
  竹笋作为杭州农业的主导产业,种植规模达200多万亩,因为种植量大,一度积压严重,最低时每公斤才卖1—2元。2007年杭州举办“中国杭州竹笋节”后,当地竹笋的知名度一跃而起,价格一路攀升,最贵时涨到每公斤70多元,同时还带动了相关竹类加工品和竹旅游业的发展。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我们通过对全国100个农事节庆和其对应的农产品品牌分析,发现农事节庆影响力越大,其品牌的价值度就越高。”黄祖辉认为,浙江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历史文化资源,从宣传农产品品牌的专业化角度出发,加强农事节庆活动的效果意识、传播意识、开发意识和利用能力,利用节庆的欢乐氛围创造农产品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借助节庆影响力提升我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