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葛勇进)元旦前夕,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民生气象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国内首份省级《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
对广大农民来说,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白皮书》里有哪些农业气象服务方面的内容?省气象局副局长苗长明在发布会上说,农业生产是一种天气利用工程,对气象非常敏感。针对农民朋友对气象的需求,省气象部门重点开展了农业、海洋、渔业等天气预报,会同有关部门发布森森火险、地质灾害、空气质量等气象等级预报。为便于农民群众安排生产,每年的春耕、春播和秋收、冬种期间(3月15日至4月30日、9月20日至11月20日),省气象部门还推出专项气象预报,专题发布春播天气预报和秋收冬种天气预报,提供未来4至7天的全省天气预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和应对措施建议。其间,如遇连阴雨、霜冻、寒露风和干旱等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则加密发布频次。
《白皮书》分九个部分,包括目前省级气象部门开展的各类气象监测和天气预报、气候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等七大类服务产品,以及全省气象科普场馆(活动)、气象信息服务渠道等内容。
发布会上,还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防雷减灾服务方面的白皮书——《雷电灾害防御服务手册》。《手册》摘录了防雷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公布了防雷行政服务和技术服务的办理指南,提供了省、市、县三级气象审批服务窗口、防雷服务机构的有关信息,汇集了雷电基本知识、雷电防护技术和应急避险常识。
如果大家想一睹为快,可以在“浙江气象”政务网(www.zjmb.gov.cn)上,查看各项服务内容,省气象局会对《白皮书》定期进行修改更新。同时,全省所有市级和16个县级气象部门,也都发布了《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