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农业,向来以粮经并举、种养结合而闻名。近年来,该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了花卉、苗木、水果、特种水产、肉鸡、湖羊、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探索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模式,使各个产业都成为海宁农业的闪亮招牌。
花卉
花卉是海宁近些年的一个新兴特色高效产业,以鲜切花为主的花卉种植面积达到8500亩,年产值达1.8亿元、利润1亿元左右。该市切花百合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在华东地区已有定价权,已成为我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海宁的鲜切花种植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许村和长安两镇,鲜切花种类有百合、非洲菊、郁金香等十余个,栽培品种60多个。为推动产业发展,该市积极组织和实施标准化生产,2002年以来,在花卉苗木上共制定地方标准8个,实施相关的科研项目共12项,先后建立了海宁市花卉良种引种示范中心、海宁虹越花卉苗木科技服务中心和省级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如今,花卉产业已成为该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海宁也因此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鲜切花之乡”。
苗木
苗木是海宁三大绿色产业之一,如今,以行道树为主的绿化苗木种植面积达4.5万亩,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五位,2009年苗木销售额达8000多万元。海宁的苗木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的盐官、周王镇和市区周边几个镇(街道)。
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几年海宁还发展了一批彩叶树种、乡土树种、耐盐碱耐水湿树种和容器苗。该市还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行道树苗木之乡”和“全省效益林业十大示范基地”,盐官行道树苗木基地被授予“全国林业特色种苗基地”。
水果
“十一五”期间,以南方梨为主的优质水果生产作为海宁农业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迅速成为该市农业中一个主导产业。该市目前有果园3.2万亩,2009年水果产量约4.2万吨,产值近1.4亿元。
水果产业主要集中在该市的东南部,以黄湾、袁花两镇为主。水果的种类从上世纪80年代的以柑桔为主,逐步发展到以梨、葡萄为主。如今,梨、葡萄的产量与产值均占全市水果总量的65%左右。海宁在建成3000亩高标准梨园基地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统一注册了“海昌蜜梨”商标。葡萄、柑桔、杨梅等也都已制定标准、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2006年在杭州举办的浙江省精品水果展销会上,海宁的梨、桃、葡萄等精品水果全面亮相,海昌牌“脆绿”梨、尖山牌“日本红桃”、圣品牌“巨玫瑰”葡萄等3个品种获得金奖。
肉鸡
肉鸡养殖是海宁的传统产业,饲养量位居全省前列,是该市都市型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之一。自2002年肉鸡饲养量和出栏量双双突破千万羽后,近几年,肉鸡饲养量和出栏量分别保持在1800万羽和1300万羽左右。去年,该市肉鸡养殖业产值达1.73亿元。
该市肉鸡产业已形成了以丁桥、盐官等中部乡镇为主的区域化布局,5个主产镇(街道)去年出栏肉鸡达1089万羽,占全市出栏数的83.5%。
肉鸡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初
步形成了种禽饲养-苗鸡孵化-饲料生产-兽药生产
-肉鸡养殖-产品销售一条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体
系。目前该市拥有种禽场3家、孵坊27家,年提供苗禽
3200万羽;肉鸡饲料加工企业6家,年生产鸡用配合饲
料6.4万吨。
湖羊
海宁养羊历史悠久,是湖羊的主产区之一,湖羊被列入海宁市发展都市型农业六大主导优势产业之一。2005年,该市湖羊生产被省农业厅列入《浙江省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品种规划》。2005年成立的海宁市品源湖羊专业合作社,现已有社员101户,去年还被评为嘉兴市示范性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农户发展养羊积极性高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去年该市湖羊饲养量达39.1万头,其中年饲养量100头以上规模场户达162户,湖羊产业产值达8420万元,占整个畜牧业产值的7.73%。
特种水产
以特种水产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是海宁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中华鳖养殖年产量在1.7万吨以上,养殖规模和产量居全省第一。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和鳗鲡养殖量在全省占有一定地位。目前该市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2.3万亩,年产量约2.6万吨,产值达7.2亿元,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占总水产养殖的59%、74%和84%。“十一五”以来,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品种结构优化的水产养殖业。在原有许村镇的甲鱼养殖、尖山围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以及市区近郊的水产养殖等三大养殖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海昌街道沼虾养殖基地、马桥日本鳖苗种生产基地和许村镇无公害鳗鲡出口基地等多个大规模水产养殖产业基地。
目前,该市已有涉及
中华鳖、鳗鲡、南美
白对虾和罗氏沼
虾等无公害水
产品生产基地
9个,有机产
品4个,制定
地方性无公
害水产品生产
技术操作规程
2项,建立省级
标准化推广示范
基地2个,创建渔业品牌2个。
蔬菜加工
近年来,海宁蔬菜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稳定在16万亩左右,其中加工蔬菜种植面积3.2万亩。“十一五”期间蔬菜设施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以榨菜为主的蔬菜加工产业日益发展壮大。海宁的蔬菜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斜桥镇和盐官镇,该市斜桥榨菜科技园是嘉兴唯一的蔬菜加工园区,是提升海宁蔬菜加工业水平、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海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蔬菜加工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十一五”期间,该市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蔬菜加工企业在技改、发展订单农业、无公害产品创建、出口创汇等方面投入资金达340万,较好推动了蔬菜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海宁市已拥有蔬菜加工企业28家,蔬菜加工企业实现销售额3.1亿元,利润总额300多万元。全市蔬菜加工企业落实订单面积4.06万亩,带动农户4万多户,实现本地农户增收达5000多万。
蚕桑
海宁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产业链完整,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
产优势明显,是
海宁市农业
传统支柱产业。去年,该市桑园面积达8.7
万亩,饲养蚕种17.9万张,生产蚕茧8015
吨,蚕桑总产值2.24亿元,占农业总产
值8.82%。年产茧量约占浙江省14%,居
全省第二。2008年,海宁市被省政府命
名为蚕桑产业强县(市)。
海宁市蚕种生产企业经过体制
改革、资源整合,新成立的海宁市新
兴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年均繁育蚕
种18万张,各项质量指标在全省名列前
茅,“健”商标和健牌蚕种分别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该市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桑苗出口基地,出口到韩国、越南、土耳其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