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农机化

海宁: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的先行者

  通讯员 范旭辉
  编者按: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机实施免费实地检验,是自去年11月1日《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对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我省在国家尚未制定出台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办法前,选择在海宁、余姚、萧山、东阳、常山等五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其可行办法。海宁市自启动该项工作以来,在制度建设、操作办法、机具管理等多个方面探索并卓有成效,成为我省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的先行者。
完善制度 探索之路有保障
  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积极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海宁市自被列入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试点后,加快探索这项新工作。面对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模式可以参照的现状,该市从制度创新入手,为探索之路先系上“安全带”。
  海宁市农机监理站及时与财政局、物价局等部门沟通协调,组织起草了《海宁市开展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定期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工作实施方案》,并由市政府办公室以文件形式下发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明确了该项工作的目标、职责和实施方法。
  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农业厅的要求,纯农田作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等七种农机被列入免费实地安全检验范围。为快速、顺利地把免费实地检验服务送到机手手中,该市创新实施办法,专门落实了镇(街道)农机检验员26名,并让其参加省农机局组织的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此外,该市还明确规定,除纯农田作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外,镇(街道)农机检验员负责其余五种农机具的检验任务,这大大减轻了县级农机检验员的工作压力。
  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海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分管副市长均作出批示,市财政专门安排了35万元专项经费,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上下联动才能事半功倍。该市农机监理站积极争取市、镇(街道)、村各级的配合和支持,从工作职责、验收考核指标、工作安排步骤、农业机械隐患告知与排除查验、考核验收等环节上进行规范,明确了市农业机械监理站与镇(街道)的工作职责,使检验工作做到时间上有规定、管理上有依据。
普查登记 摸清家底打基础
  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海宁市及时召开了全市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工作会议,各镇(街道)也相继召开了村农机普查员会议,行政村则召开了有全体农机操作手参加的检验工作会议,层层发动,打好基础。
  海宁市农机监理站则根据工作计划,安排进度,分工协作,在6月底前完成了对全市七大类农机具的调查模式。
  该市专门组成了由173名村级农机普查员组成的调查组,率先对本村农机具存量进行调查,同时收集纯农田作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所有人相关信息与资料(包括身份证明、购机发票、合格证等)。多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使摸底调查工作在6月底前就全部完成。
  调查工作事无巨细,把好各个环节,才能有效确保农机作业安全。普查员除了做好机具登记外,还对未取得驾驶证的纯农田作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进行督促,敦促其及早做好驾驶证的申请,使得调查信息更详细、更准确。
  通过普查登记,海宁市基本摸清了七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农业机械的基本情况。统计显示,该市拥有此类农机具41590台,其中纯农田作业拖拉机890台(使用在12年以下的323台、使用在12年以上的567台)、联合收割机79台、机动植保机569台、机动脱粒机39585台、饲料粉碎机428台、插秧机21台、铡草机18台。
  为充分发挥调查数据的作用,该市还分门别类建立机具档案和台账,各镇(街道)和村也相应建立了管理档案。这一数据库的建立,为实地检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实地检验 服务机手保安全
  实地免费检验,对农机手来说是方
  便了很多,但对农机技术人员来说,既大
  大增加了工作量又遇到了很多新问
  题。检验标准不统一、工作时间不
  对称等问题,都制约了工作的开
  展。
  海宁市农机监理人员结合
  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时季节,采取
  市、镇(街道)上下联动,全市农机
  检验员上门入户等灵活方式实施
  实地安全检验。
  由于机动植保机、饲料粉碎机、
  铡草机、机动脱粒机四种农业机械大
  部分没有生产的统一技术标准,同时有的农业机械使用已久,有的生产时就没有安全保护装置,执行技术检验标准存在一定难度。该市农机监理人员在检验中执行老机老办法、新机新办法的标准,“因机制宜”实施检验。
  针对小型纯农田作业拖拉机闲置不用、机手不愿意参加培训的现状,该市出台办法,对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实行培训费减半,对小型纯农田作业拖拉机驾驶员实行复训考试,并给予参加复训人员每人100元的误工补贴,使复训考试工作进展顺利。到目前,全市已有137名纯农田作业拖拉机驾驶人经体检合格报名参加了报名复训,实际复训纯农田驾驶员125人,经复训、考试发证,纯农田作业拖拉机驾驶员发证率达到92%。
  在检验过程中,该市农机监理人员对农民已不再使用的存量农机,特别是机动脱粒机连续两年以上未使用的,只作登记建档,暂不检验。若此类机具要投入使用,所有人必须提出申请,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检验中发现有隐患的农机,则对其下发《农业机械事故隐患告知书》,督促其及时修理。检验合格的机具,粘贴2010农业机械检验合格标志。
  据统计,今年该市已检验七种农业机械1337台,占应检机具的93%,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插秧机、锄草机等应检率达到100%。
  一年的实践,海宁已基本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办法,成为我省推行农机免费实地安全检验的先行者。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副站长涂志强在调研后认为,海宁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