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吉利战略转型是最深刻的一种创新

  •   2007年5月,借助全新车型远景上市之际,吉利在宁波发表《宁波宣言》,宣布吉利正式进行战略转型。
      思想理念的转变
      新的企业使命
      以前: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改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
      战略目标
      到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二分之一外销。
      战略布局
      立足国内,进军海外→全球扩张,完全国际化
      抢占低端市场→做好低端,向中、高端市场延伸
      新的发展战略
      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
      2007年5月,吉利公开宣布进入战略转型期,从“低价战略”向“技术领先、质量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战略转型,确立了“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企业发展战略,确立了“造最安全、最节能、最环保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企业使命,确立了“到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二分之一外销”的战略目标。
    体系整合成效显著,形成三链协同新局面
      2008年,吉利全面启动了产品战略、质量战略、营销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信息化战略的转型,完成了“技术体系、采购体系和营销体系”三大体系整合,形成“营销链、研发链、供应链”核心价值链,以质量、财务、人力资源、投融资业务为支持流程,以全面的信息化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保障的面对流程管理的企业组织架构,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线、以产品线为基础”的三链协同新局面。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2008年8月,吉利战略转型后的第一款全新车型全球鹰熊猫成功上市。熊猫车是第一款悬挂吉利面向全球征集的新车标,并标志着一个全新品牌“全球鹰”诞生的车型,并于2009年以45.3的高分获得C-NCAP碰撞五星,成为国内最安全小车,广受市场青睐。
      2009年,吉利帝豪品牌旗下的首款B级车EC718车系、吉利英伦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海景依次下线,上市推广以来,市场销量飙升,供不应求。
      2010年,帝豪EC7 CVT车型和首款C级轿车—帝豪EC8分别于9月、10月上市,有力促进了新市场领域的拓展和品牌提升。
      坚持自主创新,创新工程荣获国家大奖
      吉利坚持“自主研发、广泛合作、掌控核心技术”的研发理念,贯彻“产品平台化、能源多样化、安全第一”的研发战略,加快团队建设,提升软硬件实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吉利不仅掌握了整车设计和制造技术,还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及安全技术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4G18 CVVT发动机,其升功率达到57.2KW,处于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
      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国内空白,被评为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球独创的主动技术——汽车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被列入2010年第一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并已通过国标委论证审核。
      吉利“轿车被动安全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200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吉利熊猫、帝豪EC7 C-NCAP碰撞相继获得五星级成绩。
      2010年6月,浙江省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在吉利汽车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担任主任。
      2010年12月,吉利汽车安全技术试验中心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可以完成中国及欧盟体系下所有整车NCAP法规的碰撞试验。
      同时,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项目实现了新突破。
      2010年,吉利研发队伍进驻杭州临江工业园区,吉利汽车技术中心正式形成了“两临并举”的全新格局,进一步凝聚了研发合力,为吉利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百年基业。在杭州临江、台州临海两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发动机试验室、NVH试验设备建设、底盘测试试验室建设、动力总成试制车间、基础电工试验室、扩建的测量中心等;高性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显著提升了CAE分析速度;同时,高度细化的研发流程已在G-PLM系统内全面实现电子化,对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10年11月底,吉利已拥有各种专利3000余项,发明专利270余项。2009年,吉利被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成为此次获得该类奖项的唯一一家汽车企业,标志着吉利近三年来构建的技术体系及其创新能力,已跃居全国最高水平。
    持续开展质量改善,产品品质提升显著
      为提升吉利品质,吉利一直将质量改善作为头等工作来抓。引入质量网、零缺陷等先进质量理念和“3824法”,严格实施新品达产审核制度,进行科学的质量改善活动;通过推行质量管理信息化和标准化,推进了以用户满意为关注焦点的GES质量星级评价体系和用户体验工程,吉利新车质量进步显著。J.D.POWER满意度调查结果,吉利汽车总体IQS PP100提升速度居自主品牌首位。
      成功实现多品牌营销运作
      吉利提出“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主品牌”的营销服务思想,坚持“打品牌战、服务战、品质战、价值战、道德战,坚决不打价格战”,实施“全球鹰”、“帝豪”、“英伦”三大子品牌的分品牌营销体系建设。截至2010年12月,吉利已了形成800多家4S店和近千家服务站。
      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实施“移动服务站”上门服务,开展“服务下乡活动”,建立“道路施救管理系统”,升级“维修问诊系统”,快速提升了服务水平和反应能力,切实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吉利荣获“中国最佳服务管理奖”;扩容呼叫中心并获得国家“客户联络中心运营绩效标准(CCCS-OP)”五星级认证,与上海大众并列行业第一。根据J.D.POWER报告显示,吉利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CSI)前进迅速,在同级车型中增长率处前列。
      国际化战略取得重大进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汽车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吉利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
      2009年3月,吉利闪电般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箱公司—澳大利亚DSI,吉利100%控股,被业界喻为金融危机中汽车行业最成功的收购案。吉利全资收购DSI后,彻底改变了DSI的商业模式,它不再是个游离于主机厂之外的变速箱厂,吉利将成为它永远的伙伴,吉利产品至少可以占到它60%的销量。DSI被收购后的第5个月,就扭亏为盈。由于它的产品既有前驱,又有后驱,既有四速,又有六速,所以国内很多企业对它都很感兴趣,它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将非常乐观。
      吉利并购DSI的战略意义在于:第一,拓宽了吉利自动变速箱的产品线;第二,可以改变中国轿车行业自动变速器产业空白的局面;第三,DSI大部分的零部件在中国逐步实现本土化采购,带动了中国汽车行业自动变速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准备设立三个DSI变速器工厂,把澳大利亚技术运用到中国市场上来。
      2010年8月2日,吉利与福特正式交割世界豪华汽车品牌之一的沃尔沃轿车,吉利100%控股,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并购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收购沃尔沃对于吉利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历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得到了非常宝贵的资产,包括沃尔沃商标的全球所有权和使用权、10个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及产品平台、4个整车厂、1家发动机公司、3家零部件公司、3800名高素质研发人才的研发体系、分布于100多个国家2000多个网点的销售、服务体系及1万多项专利和专用知识产权等。
      同时,吉利建立了国际战略导向的营销体系,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国际商圈战略规划,吉利俄罗斯、印尼CKD组装生产顺利下线,为吉利海外战略目标实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2011年还将建立起3-4家KD工厂。
      据统计,吉利2007年到2010年的出口量超过10万辆,位居国内车企出口量前列。目前,吉利在海外已拥有400多家的销售服务网点,其中包括数十家4S店,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古巴、土耳其、叙利亚、埃及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连载二)吉利收购沃尔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