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奇
把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以政策意见的形式制定出台,这是浙江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此举将有效改善农业经营主体比较薄弱的现状,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给力大学毕业生农业创业,这件事抓到点子上了。21世纪什么最重要,答案是人才。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就越高。目前,我省从事农业的509万劳动力中,仅有0.1%大专及以上文化劳动力者,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十二五”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黄金机遇期,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据省农业厅调查,全省近2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71.3%的专业合作社有引入大学生的需求。同样,在面临就业困难而农村创业前景看好的形势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下乡去当新型农民。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现代农业就业创业招聘会上,有超过3000名的大学生前往招聘会现场,签订就业意向书2617份。
但同时也要看到,大学生去农村创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农村天地虽然广阔,却也不是“遍地黄金”。大学生们要用稚嫩的双手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经验、没有市场,仅有知识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就因为这样,政府的鼎力扶持才显得弥足珍贵。我省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专门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助他们一臂之力,不仅给予财政补助,报考县乡农技机构还可优先录用,在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等方面,符合条件者还可享受一定的政策。这样的远见卓识我们怎能不为之叫好!它有力地去除了大学生们创业的屏障,让他们有了创业的勇气、拼搏的底气,为浙江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见》说,到2015年,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要有1名以上大学毕业生,全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大学生要达到5000名。5000名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浙江的田野上就多了5000个新的希望,随着他们“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就会吸引更多的“凤凰”前去农村栖居,浙江现代农业之花也会越开越鲜艳。
到农村去,到广阔的田野去。有了这样给力的政策,大学生们一定要利用好、把握好,让自己的创业之路多一份牛气,让自己的人生多添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