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早,2006年就提出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将黄岩西部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域单元进行规划建设;2007年,仙居县提出了将仙居全境打造成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思路,并制订规划组织实施;2007年,该市又启动了“万元田建设工程”,推进特殊区域平台、县域平台和普适平台这“三大平台”建设。2009年,台州市在“三大平台”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大板块”发展理念,温岭、三门等地组织编制了一批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规划,仙居县启动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
今年以来,该市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主线,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战场,以精品、精致为取向的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农业“两区“建设迈出了新步子。
规划先行 科学布局
规划是农业“两区”建设的先导。台州高度重视农业“两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两区”建设大纲和总体要求,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现状,以沿海平原和河谷盆地为重点,规划布局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使园区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示范龙头。全市共编制完成了7个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个现代农业综合区、4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6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的规划。
政策配套 加大扶持
台州各县(市、区)都较重视“两区”建设的政策配套。温岭市出台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扶持政策,从2010年开始,现代农业发展资金80%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区每个扶持1000万元,主导产业示范区每个扶持200万元,特色农业精品园每个扶持100万元,新兴农业培育基地每个扶持20万元;仙居县出台了“两区”建设工作意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农办、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有效整合,明确第一产业扶持资金70%以上用于园区建设,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配套建设;三门县将80%的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用于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并专门建立了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综合区建设;临海市计划安排156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资金;椒江区将安排1000万元水利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两区”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政府推动 构建网络
台州市政府建立了由分管市长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台州市农业“两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业“两区”建设的组织协调、规划审核和政策制定;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两个社会”考核指标体系。各县(市、区)还按照省、市要求,相应建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牵头的“两区”建设领导机构或议事协调机构,设立园区办,配备力量,具体负责园区工作的实施,建立了农业“两区”建设工作网络。
项目带动 稳步推进
截至10月底,该市已启动8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3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在建项目114个,实际资金投入额达4.53亿元,完成规划总投资的20.6%。三门县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已开工建设总投资931万元的农博大道和总投资1350万元的中低产田改造;温岭市东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已完成投资504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17%,新建3000亩葡萄设施大棚和1500亩西瓜标准大棚,建成180亩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和滨海葡萄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等园区综合服务设施;仙居县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完成土地流转4000亩,并出台了园区招商政策。
今后几年,台州市将建成10个左右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成2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建成5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引领该市“十二五”农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