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商品经济发达的义乌,越来越多的农民做起了生意,加上规模农业投入多见效慢的特点,已很少有人从事这一行。但义乌园林绿化行业带头人施云强是个例外,他不仅在后宅街道俊塘村承包了200亩地,用来种花卉,还在廿三里街道建了一个占地500亩的蓝莓种植基地。
几天前,纽崔莱、娃哈哈等6家国内知名大企业的负责人先后找到施云强,希望施云强能每天按量供应蓝莓给企业开发营养品和饮料。但施云强摇摇头说,目前基地的产量根本无法同时满足6家大企业的需求,所以他已在寻找合适的土地。
在他的心中,建一个省内乃至华东地区最大规模的蓝莓基地是他的目标。如今种蓝莓的目标已实现,这对施云强来说,是一个鼓励。
早在1996年,35岁的施云强从国有企业辞职。当时,他觉得,与其跟众人做小商品生意,还不如尝试一个新行业。他先是搞了一个宽3米、长20米的花卉种植区,后又在义乌农贸城边上建了一个花卉市场,在后宅街道俊塘村建了一个200亩的花卉基地,形成绿化苗木和中高档花卉生产、养护、租摆一条龙服务。施云强是义乌最早一个尝试花卉租赁的人,他的“轩绿园艺”目前有380个品种3万多盆花。
务实但不拘泥于教条,是施云强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他不会随随便便给别人一个承诺,建蓝莓基地就是如此,施云强说,既然无法达到那么大的产量,还不如不要答应人家。
我国蓝莓的种植一般集中在东北,省内有几个县(市、区)虽有基地,但面积大多不足100亩,无法形成优势,而他所建的蓝莓基地有500多亩。
施云强说,自己的园林绿化和花卉租赁已形成一定规模,接下去他要在此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拓展,建蓝莓基地就是他的方向。
其实,种植蓝莓的要求很高,水质不能有矿物质、温度要常年在5℃-30℃之间、环境不能有污染等,施云强从南京林学院、长春植物科技院请了5名专家,结合本地实际,搭建了几个温室温棚做试验,结果效果很好。
据他粗略估计,每亩土地能种260棵蓝莓,每棵产量为2.5-5公斤,那样500亩土地能产出50万公斤左右蓝莓,而且按目前市场需求看来,根本不愁销路。
建蓝莓基地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施云强说,想在一个全国区域范围内做到最大,不仅仅是种植规模,更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所以接下去他准备去全国各大农业类院校招聘人才。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