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碧芳 图/文
摘黄瓜的机器人、GPS导航
拖拉机、机器动手嫁接蔬菜……最近,在北京举行的“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上,这一幕幕新鲜场景令参观者惊叹不已。
据了解,这届由农业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农业信息化领域规格最高、最具特色的全国性博览会,共设综合区、行业区、地方区、科技区、企业区等五大展区,展出来自涉农部委(局)、29个省(区、市)农业和工信化部门、相关教学科研单位以及电信企业、IT企业等上百个项目,从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等新概念到人工智能、精准农业等科研成果,从农林牧渔等行业运用信息化的成果到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示范项目……全面展示了我国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及经验,显示了先进信息技术和项目对现代农业的巨大推动力。
博览会上,浙江展团以“农民信箱,致富金桥”为主题,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LED播放、互动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浙江农民信箱”建设成就和我省农业信息化应用成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成为展会一大亮点,并荣获了应用推广奖、优秀案例奖等奖项,受到了参会者的关注和好评。
作为“农民信箱”的首批受益者,绍兴县漓渚镇花卉大户钱建刚现身说法,现场向参观者们讲述了自己使用“农民信箱”的经历,“我种了近20年苗木,以前由于信息不灵通,效益一直上不去,自从2005年用上‘农民信箱’后,我的苗木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每年的成交额都在3000万元以上。”为了带动更多农民用好“农民信箱”,前两年,钱建刚还成立了信息服务部,为农户提供技术简报、天气预报、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图一:“浙江农民信箱”,我也来试试。
图二:黄瓜采摘机器人能伸出足够长的“手”,沿着固定的线路采摘黄瓜。
图三:蔬菜自动嫁接机能灵活“切割”、“安装”植株,几秒钟就完成整个嫁接过程。
图四:福田雷沃欧豹TN2854拖拉机能按照系统设置的轨迹,从起点自动行驶到终点,通过世界上最先进的GPS差分技术,精确控制耕、种、收行距,有效防止漏耕和播种行距不均的问题。
图五:这是一套鸡场环境远程监控系统,管理员只要发个手机短信,就能获知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线强度、风扇状况等环境参数值,也可直接开关鸡舍里的电灯、排风扇等,随时监控鸡场的环境。该系统采用单片机来控制,操作简单,成本低,每套仅二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