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浙江农民信箱”,熟悉的8大功能菜单——邮件收发、信息发布、买卖对接、资源集成、农技咨询、网上调查、外联邮箱等一一呈现。这些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功能区块,使农民信箱不但成了对接农产品买卖的网上促销平台,还成为服务“三农”的公共信息管理平台、构筑农民网上社会的交流平台,被浙江农民称为真正的致富金桥。
小信箱汇聚大群体,小信箱搭建大平台,小信箱形成大网络,小信箱正在成为大品牌。短短5年时间,农民信箱已初步构建了一个农民网上社会;.5年培育的成果,让致力于农民信箱推广的农业工作者信心满怀。围绕农民信箱,他们还有很多梦想亟待实现。
展望一
打造电子商务平台 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旁白】 当前,浙江农产品购销渠道还不十分通畅,卖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而农民信箱现有200万左右涉农注册用户,随着系统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将有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到系统中来,成为注册用户。农民信箱已具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今年,农民信箱根据拥有实名注册用户236万户超大规模的实际,结合广大农民、企业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科学整合、分类信息资源,筛选、录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集团采购单位、农机作业(运输)大户和农家乐等6类14.7万户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用户集群,将注册用户按从事行业、主营品种建立数据库,有效提高了信息发布、接收的针对性。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打造农民信箱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当前首先应利用现有农民信箱电子商务平台和资源,推进农产品商务信息化,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推介农民信箱农产品商务信息。重点做好与综合门户网站、大型门户网站、政府部门网站及其他相关网站的合作与链接,扩大农产品买卖信息交流渠道,加强与国际农交会、浙江农博会等重要实体展会的互动,实地布展推广,扩大农民信箱农产品商务信息的网络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以网上农博会为基础,整合并优化系统现有供求专场、农产品买卖信息、“每日一助”服务等多个农产品商务信息平台、功能及资源,打通互联互通通道,集中以网上农博会一个口子,实现对外合作与链接。
二是推进农产品商务信息化。结合注册用户分类集群建设,请涉农企业、农产品集团采购单位等在网上农博会设立摊位,发布信息,争取3年内形成5万户以上摊位、10万种以上农产品规模。同时,利用网上农博会,开发全省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产品流通动态信息数据库,推进农产品商务信息的网上实时发布。
三是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重点是组织、指导一批有网络销售要求和能力的涉农企业、合作社,开展网上交易。这类企业(合作社)一般为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示范性合作社,具有落地销售点,并尽可能形成销售网络。同时,利用农民信箱现有系统功能,不定期举办网上农产品拍卖、筹办网上农博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农产品买卖集中交易。一方面,完善农民信箱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服务功能,构建信息交流、交易结算、农产品物流配送、质监保障等四大体系。另一方面,选择若干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试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逐步推进。
展望二
打造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高为农服务效能
【旁白】 农民信箱将利用现有资源和管理经验,搭建宣传文广、林业、渔业、农技推广、畜牧等二级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迅速、快捷地为我省相关涉农部门构建一个强有力的服务、交流平台,提高服务效能和管理效率。
据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将按共享农民信箱系统功能、拥有相对独立管理系统、综合利用信息资源三方面内容来开展。它将直接应用个人信件、公共信息、网上办事、资源集成、外联邮箱等各项农民信箱系统功能,并共享手机短信群发服务平台,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将建立独立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界面,按照现有农民信箱管理模式配置各级管理员、信息员,实行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还将根据各个平台建设需要,从农民信箱系统的百万注册用户中,细分不同用户群体,加强各系统用户的沟通联系,共享信息资源,有效提高农口部门管理服务效能。
这位负责人说,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将根据各个涉农系统不同服务需求,强化或设置一些系统功能。如在建设农技推广信息平台时,要强化短信、在线咨询等服务、交流功能;建立十大主导产业种养技术库;建立重大病虫害网络快报制度等。
展望三
打造农业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农业资源“三化”管理
【旁白】“十二五”期间,浙江将以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种质资源信息、标准农田数据、土地承包信息等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信息高速集散、共享的全省农业资源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设施环境自动化、农作物精细化滴灌管理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管理。
据了解,下一阶段,浙江将以推进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服务对象,着手开展农民信箱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争取在一至两年内,完成建立农业资源数据库,逐步构建农业资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平台首期建设将包括农业资源管理与分析决策综合系统、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农田管理等三个子系统。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对农业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业资源特别是农业“两区”的管理、服务效率,降低成本开支,杜绝多占少补、重复填报、多报少建的现象,让广大农民从农业“两区”建设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