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竹 林

  村边只有四丛苦竹,因种植距离不远,生存了几十年,越长越多,越长越茂盛,村民们就喊它们叫竹林。
  谁都知道,这苦竹是林爷年轻时亲手栽种的,在村里,这是唯一的竹林。东家没有竹篾绑甘蔗,没有引水槽引水,林爷就砍几棵给予应急;西家没有箩筐、簸箕用,林爷就砍几棵帮编织。这竹林给全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方便。
  林爷一生种过好多丛苦竹,但最终只有这四丛存活了下来。林爷视这几丛苦竹为宝贝,经常给它们松土、施肥、修剪。前几年,有人找到林爷,说要买竹子,一丛竹子2000元,林爷愣是不卖。来人苦苦哀求,林爷很坚决地说,给多少都不卖。
  如今,竹林遮天蔽日,竹林间,有林爷亲手做的竹椅、竹凳、竹房子。一年四季,人们都爱钻进竹林里相聚。尤其是那帮留守老人,总爱聚在竹林里下棋,侃大山,回忆从前的事情,竹林简直是他们的精神乐园。
  有人问林爷,怎么不把竹子换钱,林爷回答得很坚决,卖了,我们到哪里闲聊。
  前些日子,林爷却改变了以往的执着,突然嚷着要卖一丛竹子。可好久都没人问津,林爷觉得纳闷。别人更纳闷,问林爷,怎么现在想起要卖竹子了。林爷说,这是秘密。
  其实,林爷一直感觉身体不适,想换几个钱看病。竹子卖不出去,林爷的病自然也没看成。林爷熬过了一些日子。
  前几天,林爷突然病倒了,留守老人们合力送他去医院。
  林爷一生无儿无女,孑身一人,身上没有一分储蓄。留守老人们自觉为林爷掏腰包,为林爷凑得1000多元钱递到医生面前。医生接过钱说:“这点钱对林爷的病不顶用。”另一位医生说:“留一个家属下来照顾林爷就是了,其余的回去找钱。”
  留守老人们聚在门外一起想办法,可大家都一筹莫展。片刻,五爷突然拍打自己脑门,说:“竹林,竹林,要救林爷,只能打竹林的主意了。”大家去征求林爷的意见,林爷却默不作声。而大家则认为,不出声就表示同意,大家推举五爷留下来陪护林爷,其余的回村砍竹子。
  这竹林是该砍的时候了,可就是找不到买主。找了好几个,都说:“现在不是砍竹子的时候。”老人们并不灰心,分头四处打听买主,逢人便说:“卖竹子是为了救主人林爷的命。”
  有个买主终于被老人们的执着所打动,买主问:“要多少钱。”老人们异口同声:“一丛3000元。”另一老人还说:“以前,人们给林爷这个价,林爷不同意。”老人故意喊高1000元。买主没还价,说:“那就3000元吧。”说着,马上从包里掏出钱。“这是1.2万元,你们先别砍,到该砍的时候我会通知你们的。”那人说完话就走了。
  老人们得到钱,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火速把钱送到医院。这时,他们才如释重负。
  有了足够的钱,林爷很快康复。
  林爷病虽好了,但想起被砍光的竹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可让林爷想不到的是,直到他出院那一天,竹林仍一刀未动,竹林还是原来的竹林,依然婆娑,依然像少女一样风姿绰约。面对此景,林爷老泪纵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