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靠着一台电脑一双腿,10年来他帮助800多个家庭重获团圆

这个沈浩同样感动你我

  2009年11月6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好村官沈浩病逝,年仅46岁。沈浩这个名字,感动了中国。
  我们要说的是另外一个沈浩。10年来,靠着一双腿、一台电脑,他走过24个省份,历程30万公里,穿破50多双鞋,帮助800多个家庭重获团圆。这个沈浩,带给你我同样的感动。
  10月21日下午,云南昆明失踪儿童家长张伟紧盯电脑屏幕,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照片出现在眼前。“像,太像了!”想到失踪已10年的小儿子张小双可能有了下落,张伟的眼泪夺眶而出。
  给张伟带来希望的,是寻人志愿者沈浩和他的寻人网站。网民称他“中国寻人第一人”。
艰辛曲折寻人路
  沈浩原本是安徽滁州一名下岗工人。彻底改变他生活的是发生在近10年前的一件事:2001年元月,听说3名女孩因会网友离家出走、家人无处得寻,他便创办了“寻人启事网站”(现更名沈浩寻人网站)。
  “寻人启事网站建立的初衷是想为寻亲者提供一个网络平台。”网站建站后2个月,就成功找回一位失踪者——江苏一名无法承受生活和工作压力而出走的公务员。为找他,沈浩四处求助网友。一个月后,有网友在安徽一个县城发现了失踪者,并劝说他回了家。
  寻人的成功鼓舞着沈浩,但更多的寻人过程却充满曲折与艰辛。
  一名被拐卖到福建18年的贵州青年,在沈浩的寻亲网站以及湘云贵三省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经过细微的线索追踪和上万条信息核对,足足花费2个多月,才找到亲生父母。
  今年国庆节后,沈浩开始寻找昆明籍失踪少年张小双。从10月20日上午开始,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只身来到福建厦门的沈浩先后赶赴南安市、水头镇,向当地民政局、派出所了解情况无果;下午,他又赶往泉州,在当地志愿者帮助下,终于从一家医院DNA鉴定结果的文档中找到了疑似张小双的信息。经当地公安和卫生部门允许,沈浩翻拍到了孩子的头像照片并反馈给了远在昆明的家长张伟。
  直到晚上11点半,疲惫的沈浩才回到厦门住处。他说:“像这样的寻人经历已算十分顺利。我会和张小双家长联系,如果DNA鉴定成功,将借助警方力量让孩子和亲生父母见面。”
中间多少笑与哭
目前,沈浩的寻人网站月访问量最高达50万人次,招募到1万多位寻亲志愿者。规模越做越大,但在沈浩心里,这却是个“不快乐的事业”。网站发布的经确认的寻人信息超过18000条,与失踪人数相比,寻人成功的概率很低。失踪者中,年龄最小的尚在襁褓,最长的超过80高龄。“每天面对骨肉分离、亲友难聚的悲伤和眼泪,这种心里的苦痛,比身体的劳累更折磨人。”沈浩说。
  现在,沈浩虽然每天面对悲伤,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因为我想通了,寻亲志愿者需要的是一种解脱,沉浸在悲伤里,没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说,“事是不快乐的,但心情却是平和的。因为在寻人过程中,我也收获了亲情与感动。”
  当痴迷网络离家出走会网友的滁州女孩丽丽(化名)失踪一天一夜后,沈浩帮助心急如焚的家长在湖北黄石一家网吧找到了丽丽。看着父亲一把抱住女儿喜极而泣的样子,沈浩为亲情动容。当离家23年的赵文祺通过网站找到了在武汉的亲生父母,沈浩被邀为团圆宴上的“座上宾”,他见证了幸福……
  有网友给沈浩发来短信:“每一个丢失小孩的家庭,那种伤痛与苦楚,那些希望与期待,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多亏你们好心人,使好多家庭重燃爱之火。”
期待网站关闭时
  “寻人的工作就像在参加一场马拉松。不同的是,一路走来,我不知道终点在何方,但肯定要坚持跑下去。”沈浩说。
  沈浩虽已为800多个家庭找到亲人,但更多的家庭还在焦急等待中——中国每年的失踪人口虽还没有权威数字,但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一项数据,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20万儿童被拐卖;中国公安部“打拐”专项行动开展一年多以来,破获的拐卖案件达1.2万余起,解救被拐卖儿童、妇女14717人。
  沈浩一直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来从事这项寻人服务,但部分寻人服务还需收取一定费用,以维持日常运作。寻人收费标准虽早在网站上公布了,但实际收取费用的只是极少数。“低收入家庭和军烈属家庭全部免费,其他收取的费用也仅够寻人成本。”一名寻亲者家属说。
  沈浩说:“我们不会因为寻人者有经济困难而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也不会因为减免费用而降低服务质量。”
  目前,国内尚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寻找失踪人口的平台。也曾有民政部门开办过全免费公益寻人网站,但很快关闭了。2004年之后,沈浩的寻人网站和其运营方式几乎成为新建的同类网站的模板;一些网站之间还开展合作交流,吸引了来自民间的数量庞大的寻人志愿者,在网络寻人背后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南志愿者涂月超曾将一名流浪的癫痫病女子的资料发到寻人启事网站上,由此与沈浩结缘。涂月超说,“失散人群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民间力量帮助他们寻找亲人,并做一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早走出心理阴影。”“初跑时,这条马拉松跑道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孤独的参与者,随着时间推移,参与者越来越多,每次出门寻亲,各地志愿者都会提供帮助,政府部门尤其是公安部门也提供很多便利。正是有这么多爱心人士的帮忙,才使我有力量继续跑下去。”沈浩说,他现在最渴望的是能够建立一个寻人服务中心,但却未能遂愿,“民间组织注册需要一个政府部门做主管单位,民政部门称自己是注册部门不能做主管单位,而其他单位也不大乐意做我们的主管单位,所以一直没有申请下来。”
  “当天下无骨肉分离者的那一天,我的网站就可以关闭了。”42岁的沈浩如今已白发过半,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
  (据新华社 孟昭丽 熊润频/文 2010年10月2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